19岁选择青灯古佛为伴,从985大学退出削发为尼。有人觉得她是大智慧看破了一切红尘,找到了灵魂的栖息之地,也有人觉得她受到了什么刺激。
噪杂的社会中,灯红酒绿的世俗不及寺庙中的钟声;珠光宝气的服饰,不及一身僧袍心中淡然。青春最好的年纪,为何释正孝同头也不回的剃度出家?时隔多年不愿还俗,她经历了什么?
她就是一个“怪人”
出家当尼姑需要什么条件?首先不能小于7岁,如果是未成年人需要得到父母和监护人的许可,不能背负债务,佛门不是“避风港”。而且需要改掉俗姓,经过短期的修学,求受十诫,举行剃度仪式。
尼姑有什么样的待遇?寺院会安排你的日常起居、饮食、医疗等所需,不需要缴纳任何的费用。不同的寺院还会给予50-300元的补贴,用于购买所学的经书。可以感受到,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滋润,为何释正孝同走出了这一步?
释正孝同出生在一个佛学成分很深的家庭。在她的记忆中,母亲就是一个信仰佛学的人。相比较名利看得非常淡,她的妈妈性格非常好,嫌少与父亲争吵。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和投缘的朋友打坐修行。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之下,造就了她沉稳的性格。小时候别的女孩子,在玩耍嬉闹,而释正孝同则是静静地坐着观望。基本上没有和同学们发生过争吵,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与世无争的模样。
她笑起来非常的好看,有两个酒窝,温润得像一块璞玉。接触到佛学与她的母亲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释正孝同的妈妈就非常信仰佛学,在妈妈的影响下,她也接触了这些东西。
初中的时候,释正孝同就和同龄人不一样。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在操场上跑步,迎接太阳升起的那一刻。阳光照射在脸上的时候,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安,这样的行为很多人无法理解。
在同学的眼中,她就是一个“怪人”。情窦初开的年纪,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是哪个明星比较帅。而释正孝同则是参悟佛法,从那份安静中找到心安的感觉。即便上了大学,这样的习惯也没有改变。
山东985重点大学,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在这样的平台上深造,势必会有一个可观的未来。释正孝同学直接更改人生的轨迹,相比较高中的生活,大学可以说非常的滋润,上课时间时而有时而没有。
空闲下来的时候,她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发呆,思考人生中自己的定位。名利和世俗的束缚,让她觉得不安,唯有佛音可以让她感受到片刻的安静。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她常常反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
很显然佛学的侵染下,释正孝同“上进心”正在被满满的吞噬,她只想找一块“净土”,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虽说世俗中有诸多的快乐,但是除了佛学她提不起来兴趣。偶然的机会下,她踏进了寺庙找到了答案,做出了一个让人费解的决定。
子非鱼焉知之乐?
天台寺之行,释正孝同醍醐灌顶。踏进寺庙的那一刻,她整个人觉得无比心安。小住的几日里,她每天跟随着师傅的脚步,吃斋念佛享受着清心寡欲的日子,那种无欲无求的清澈,常常回荡在她的脑海中。
其实在高中的时候,她就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因为顾及到父母的感受,硬生生地扛到了大学。辗转反侧之后,她最终走进了寺庙。周围的人都不理解,这个女孩子受到了什么刺激,放着大好年华不去拼搏,选择和青灯古佛为伴。
但是释正孝同的母亲则是非常的坦然,支持了女儿的选择。就这样释正孝同,成为了天台寺的一个尼姑。我觉得她厌倦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不想要带着面具去生活,只求心中的一份“安”。
释正孝同向往佛学中的“真善美”。生活中有很多条道路,并没有哪个规定女孩子不可以出家为尼姑。存在即为合理。多数人习惯用自身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生活,但是子非鱼焉知之乐?
对于释正孝同而言,吃斋念佛不问红尘就是最好的人生道路。不用起早贪黑的奔波名利,不用透支健康来满足野心,不需要因为情爱百感焦虑,只需要简简单单地做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修行精神层面的“境界”。
释正孝同并不是冲动,人活一世,如果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那么意义何在呢?对于她来讲,吃斋念佛不是遭罪,也不是一种青春的荒废,而是整个人放空下来,安静地品味着世间万物。
有人觉得“滚滚红尘”,就应该“彪悍”的享受,不枉此生。但是对于出家人来讲,寺庙就是极乐净土,这里没有世俗的包裹,清晨的暖阳,照射在寺庙的一角,都是心灵上的享受和安逸。
结语
如今的释正孝同已经33岁,岁月在她的脸上增添了痕迹,但是她心中格外坚强,丝毫没有还俗的念头。不得不说,有些事情,真的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在别人眼中的遭罪,在当事人的心中却是另外的一种“风景”。
如今的她在寺庙中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希望围观者可以理性地看待,不以名利的角度去衡量别人的追求。每一个人的人生,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应该去尊重对方。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