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30位名校高材生组团出家, 有的出家前年薪百万, 如今仍不愿还俗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号称要做新一代的“佛系青年”,不争不抢,无欲无求。

不过,很多年轻人只是在生活态度上表示要“佛系”,然而却这样一群高材生,真正地“说到做到”地遁入了空门:

这群高材生最低的学历是大专,而学历最高的甚至已经拿下了博士学位。

在此前,他们之间互不认识,可是却不约而同地一起来到寺庙剃度出家,成为了一名僧人。

那么,当年,在这些高材生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这一切,要从一名来自湘潭大学的“学霸”说起……

一,选择落脚云海寺的“学霸”

千禧年前后,一位湘潭大学的研究生来到了四川省峨眉山附近,希望能够给自己的民俗学方向的研究课题增加一些内容。

一开始,为了收集足够多的资料,这位年轻的研究生住进了当地的一户普通的山民家中。

每天不仅四处走访,调查当地的各种风俗文化,还经常爬上峨眉山,和山上寺庙的僧人们一起听经、聊天。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和僧人们的接触当中,年轻的研究生逐渐开始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他每天在寺庙当中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于佛法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

然而,迫于学业上的压力,这位研究生最终不得不离开了峨眉山,返回到了学校当中。

并且凭借着优秀的成绩顺利地毕业,成为了呼和浩特某所高校的老师。

可是,对于佛教的好奇和探索始终在他的心中翻滚不休。

尤其是那些奥妙无穷的佛法,仿佛在冥冥之中不断地召唤着他,让他对许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再三犹豫后,这位年轻的研究生安排好了一切事情,只身来到峨眉山接受了佛教的“三坛大戒”,正式剃度出家。

而他,就是后来最终选择在云海寺定居的第一位高材生僧人:仁卿法师。

其实,在来到云海寺之前,仁卿法师就曾经听说过这个隐藏在山间中的破败古寺的故事:

由于山巅上常年云雾缭绕,这座从隋唐时期就存在下来、包含着千年历史的古寺,不仅拥有着十分漂亮的云海风景,还曾经在历史上迎接过多位日本的禅师来此游学讲经,也被迫接受过战火的洗礼和摧残。

而由于如今多年人迹罕至,云海寺已经鲜有香火,寺庙里的瓦片残破不堪。

除了1998年重修的大雄宝殿以外,不少佛像香案上都积了厚厚一层灰尘,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苔藓和藤蔓。

而连接山下和寺庙也只剩下一条荒草萋萋的小路,看起来十分凋敝冷清。

当时,寺庙里面只有一对长期居于此处的居士夫妇。

而面对如此荒凉的景象,仁卿法师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他下定决心,要借助自己的双手,帮助寺庙重现荣光

早在峨眉山的大佛禅院剃度时,仁卿法师就认识了三位同为“学霸”的师兄们。而在云海寺落脚后,仁卿法师听说了三位师兄还在云游,便力邀他们共同来云海寺落脚。

起初,三位师兄只是在仁卿法师的邀请下,来到云海寺帮忙。

没想到,抵达云海寺后,这三人不约而同地被云海寺的风景和环境所吸引,彻底爱上了这里。

就这样,在仁卿法师带头努力之下,原本已经凋敝破败的云海寺,又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二,三十位高材生的到来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仁卿法师和他三个“学霸”师兄先后在云海寺落脚后,消息逐渐传了出去。

居然引来了不少同样是“学霸”的高材生们前来拜访,想要皈依佛门,前前后后竟然有30人之多。

这些高材生们互相并不认识,而在出家前,他们同样出自各个重点大学,是相关领域当中的专业人才:

这其中,有从事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学霸”。

更有教书育人的老师、公司高层的高管、计算机博士生等等优秀人才,甚至有几位已经年薪百万,衣食无忧。

可是,年轻有为的他们尽管互不相识,却做出了同一个举动

——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抛弃光鲜亮丽的工作,转而选择来到这个荒凉破败的云海寺,“组团”开始了他们的修行之旅。

而在人手逐渐增多后,仁卿法师也开始了他的重建计划。

其实,在刚刚来到云海寺时,仁卿法师就简单地为云海寺清理出了一条上山的山路。

他拿着镰刀锄头等农具,一点点砍掉枯枝,清除杂草,搬开碎石,花费了一个多月,终于清理出来一条新的山路。

而在人手足够了以后,仁卿法师索性号召大家一起动手翻修云海寺。

说干就干,这三十余名曾经的高材生纷纷拾起了工具。

他们亲自从山下买来了碎石、水泥、沙子,齐心协力地从山底一路铺了一条虽然粗糙、但却平坦便利的山路,甚至还集资给寺庙里通了水电;

不仅如此,寺庙墙壁上的旧苔藓藤蔓的清理、房顶上的补漏和维护……

大家都纷纷出钱出力,很快就把云海寺修葺一新。

还有人在寺庙的后堂中开辟出来了一片菜园子,种上了不少应季的蔬菜瓜果,让寺庙中的蔬果开始自给自足。

当时,常常来到云海寺上香拜佛的,还有一位名叫李珊的、园林专业毕业的女居士。

在得知仁卿法师等人正在修缮云海寺后,善良的李珊主动站出来包揽了相关的规划任务。

从寺庙的亭台院落、到普通的花圃设计,李珊都亲力亲为。

很快,在这位专业人士的帮助之下,云海寺中的花草树木一一成活,寺庙也开始有了生气,显得格外清新有致起来。

从寺院中放眼望去,每个角落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清秀风景。

除此之外,李珊还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仁卿法师等人提供了不少关于各个殿宇的修葺建议。

在李珊的帮助下,云海寺的修葺工作事半功倍,而干净宏伟、焕然一新的云海寺也再次吸引到了不少香客和居士前来。

而在修葺的同时,几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僧人也开始为云海寺搭建相关的网页、公众号,让云海寺在网络上逐渐有了“名气”。

就这样,在这三十余位高材生们的努力之下,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刹,终于再次亮相在了众生百相的眼前……

三,僧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实,多位高材生们“组团”出家,这样“惹眼”的行为也引发了不少的舆论评价。

更有不少人来到云海寺中,表面上是来上香礼佛,实际上却在好奇这些高材生和尚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而对于这些遁入空门的“学霸”僧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和普通的和尚们也殊无二致:

早在凌晨三四点时,云海寺的后厨中就已经开始飘出炊烟的热气。

负责饭菜的轮值僧人和自愿上山帮忙的居士们一起劈柴、和面、洗菜、烹煮,开始为今天全寺的斋饭而忙碌;

等到太阳初升之时,云海寺的晨钟会紧跟着被敲响,浑厚的钟声在山顶的云海中荡漾不休。

而在钟声当中,用过了早饭的僧人们会聚集在大殿里,伴随着哒哒的木鱼声诵经礼佛,开始当天的早课;

早课后就是个人的修行时间。

在这其中,有些人会选择继续留下研习佛经佛法,有些人则去入山寻求自然的灵感,有人健身,有人读书,有人冥想……

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的修行方式,而这样的修行会一直持续到晚课前后;

在夕阳西下时,云海寺的暮钟响起。

和早课一样,僧人们再次聚集在大殿中,共同颂念着佛号和经文。

直到结束后,僧人们洗漱整理,伴随着夜幕而入睡,平凡无奇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样的生活有些过于枯燥无趣。

脱离了诸多玩耍项目,日复一日地过着粗茶淡饭的简单生活,佛教的经文一读就是一整天。

甚至好几天都参悟不透一句佛法,这样的日子光是听一听都让人觉得无趣。

不过,对于这些选择皈依佛门的高材生们来说,这样的生活却是他们所向往、且选择的。

脱离了都市的喧嚣和吵闹,在深山古寺中,他们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也找到了心灵中的寄托。

不过,也曾经有高材生坦言,刚刚抵达云海寺的时候,经文的枯燥和生活的简单也令人十分不适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寺中的生活也渐渐让人找到了乐趣。

哪怕天上的云卷云舒,都充满着别样的生动。

而在云海寺的负责人仁卿法师看来,对于佛法的好奇和向往,才是真正让他选择留在云海寺当中的理由:

“总有人觉得我们年纪轻轻,又有着高学历,想要出家是因为遇见了点什么挫折变故,普通生活过不下去了,才选择所谓的‘逃避现实’。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在遁入空门前,这三十名高材生无一不是旁人眼中学业有成、工作顺利的所谓的“成功人士”。

尤其是其中的觉卫师傅,更是曾经在中科院中硕博连读,在毕业后年薪百万,在成功人士当中都可以称为是“佼佼者”。

然而,因为对佛教的浓烈兴趣,这些高材生们最终选择了告别俗世,皈依佛门,追求心灵上的宁静和大自在。

这是他们的选择,更是他们对于后半生的追求和心愿。

不过,在这样的追求背后,他们也面临着一个难题。

四,如今的他们

在中国一部分寺庙当中,也曾经有过“上班和尚”,即每天白天在寺庙当中做和尚,而到了晚上就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

不过,云海寺的三十多个人都是真正的和尚。

在和尚戒律清规约束之下,也让这些人断绝了传宗接代的可能。

而由于这三十余位高材生的平均年龄都在二十五岁左右。

因此,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就是如何向父母尽孝的赡养问题。

其实,在遁入空门时,不少高材生都曾经不得不面对父母的责难和不理解。

在诸多高材生中年龄最小的觉照师傅当年为了出家,只给家里留了一张纸条便偷偷跑了。

闻知此事的父亲曾经在电话中向觉照师傅哭诉,而听着父亲压抑的哭声,觉照师傅也格外愧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仁卿法师等人制作计划、众僧人集资在云海寺的旁边动工建造了一个生活区,名为“尽孝堂”。

专门为寺庙中各位僧人的父母亲属所居住;

同时,仁卿法师也拨出了寺庙中一部分香火钱用作养老金,给各位僧人的长辈颐养天年所用。

如今,这群高材生“学霸”在云海寺中已经度过了七年的清净时光,也没有任何还俗的想法。

那些曾经唱衰他们会很快离开佛门的评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弭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不过,因为“组团出家”的热度消退,加上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云海寺的人气也随着逐渐衰退了不少。

而如今安静又平静的云海寺,反而似乎回归了一个寺庙原本应该的模样。

僧人们每日在晨钟暮鼓当中,平静地诵读着经文,寻找着他们修行的真正目标,触摸着内心中的那个“大自在”。

其实,对于不少处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中的年轻人而言,远离喧嚣,回归田园,仿佛格外拥有着魔力。

在山水之间,褪去功利心和铜臭气,告别压力和焦虑,平静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件事情,这样的生活令人羡慕,更令人着迷。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适应并承受这样的选择。

有得必有舍,皈依佛门、四大皆空,他们为了这一目标,也曾经舍弃了许多。

例如他们放下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抛下了自己辛苦多年修来的专业知识。

而这些换取的代价,是日复一日的粗茶淡饭,是遵守戒律的清心静气,而这些生活,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享受的。

其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并不需要羡慕别人。

“学霸”们洒脱的“组团”行为固然令不少人羡慕,不过,当我们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为之不断努力前行。

不忘初心,最终取得的成就,其实才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报答。

所以,选择一条你喜欢的路,一起为之努力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