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基于特色课程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课程目标定位过于宏观

高职院校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是根本看不到高职教育的所谓“高”在哪里,他们认为高职课程和中职课程没有区别,几乎重复了中职学校的课程内容。可见,高职课程未能正确把握自身定位。高职院校并没有忽视自身的课程定位,相反,“定位”是高职院校发展进步过程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但是,他们都从宏观层面讨论了高职院校的定位,即高职院校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还是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这些讨论对于明确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高职课程的整体开发来说意义不大,因为课程开发关注的是操作过程中概念知识的技术实现形式,而不是人才类型的宏观概念。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未能深入开展的关键原因在于,以人才培养形式运用人才类型思维形式明确高职院校课程目标,具体微观内容不明确。

课程任务分析模糊、粗糙

高职课程开发的关键技术是工作任务的综合分析,这项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分析。要想真正实现高职课程形式的改革,就应该根据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要清楚了解工作任务的所有细节,明确任务所有细节的最有效方法是分解工作任务。只有充分分解工作任务,才能真正满足课程发展的具体要求。

通过对课程开发的实践调查发现,工作任务分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最终产品。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各高校都认识到任务分析的重要作用,并在课程开发中开展了这项工作。但是,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混乱的局面。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定义的课程体系与原课程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是课程开发中的倒退现象。回归现象的因素非常复杂,但工作任务分析相对模糊和粗糙,这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