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古代“高考”考什么 死记硬背行不通

明代赵秉忠状元试卷(局部)。

■古人院试图

福建省高考6月9日结束,部分省份高考到10日才结束,全国上千万学子接受了一次大的检阅。我们都知道,现在高考科目有公共科目以及文理科综合,个别省份还有一门综合素质评价。在古代,“高考”考什么呢?

所谓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开始时的时间存有争议,有学者说始于汉朝,有些学者说始于隋朝。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官位是靠家族世袭或者推荐获得,科举制度出现以后,寒门学子也有了入仕途的通道和可能。

据光明网

唐朝

科目多达50多种

进士科是最难一科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唐朝的考试科目多达50多种,主要的考试科目包括:明经、三礼、三传、史科(考墨义、贴经)、秀才、俊士、进士、明法(考查法律制度)、明书(书写人才)、明算(考《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各一帖;外加《缀术》《缉古》《记遗》《三等数》等)、一史、三史、开元礼(唐玄宗时代官修的一部礼仪巨著)、道举(始于唐玄宗时,考《老子》《文子》《列子》《庄子》,考试办法和明经相同)等。

明经、进士两科后来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科,是最难的一科,单单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进士科需要对国家大事进行点评,或者写诗做文章。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重要,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宋朝

分常科、制科和武举取消了背书和作诗

宋代的科举制度,大致上和唐代相同,但是在唐代科举制度上有所改良,体制制度更加完善,分常科、制科和武举。

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是必不可少的,大致科目和唐朝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但是常科科目有所减少,进士科依旧很受宋代朝堂的重视,宋朝很多宰相都是进士出身。

但是从宋朝开始,把背书和作诗给取消了,这也减少了死记硬背,要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

明清

“八股文”应运而生束缚了文人的思想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苛,同时难度也最高。“八股文”也在明朝应运而生。

“八股文”的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八股文”的产生,极大地扼杀了文人的创意,束缚了文人的思想。文人作文,必须模仿古人的腔调,而且,文章的字数也有严格的限制。“八股文”的题目只出自于“四书五经”,主要文义在于诠释经书的义理,并要求据题立论,所以很少有作者自由阐发的空间,而它的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对偶性。

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题目快来看一看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朝举行甲辰恩科会试,选拔出273名贡士参加接下来的殿试,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本次殿试的试题,也流传下来,考试共分三场。每场有大概考试内容,下面是很多细化的题目,包括教育改革、国际比较研究、外交政策、农业经济学、农业制度改革、国际法、土地、资本、劳力的概括等。题目大都与当时大清时局息息相关。考生既要通晓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又要具备国际视野。

●第一场:史论五篇。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链接]

须连闯六关

才有资格“殿试”

最高级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要想获得这一资格,必须闯过六关:首先参加童子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获得“秀才”头衔;然后通过省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闯过第四关,保住“秀才”的头衔;这样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乡试,连考三场中了“举人”,才过了第五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也要考三场,考中了得到“贡士”的头衔,才最终取得“殿试”的入场券。

号舍隔开考生

试卷都要“弥封”

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滤誊写,称为“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但是,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也时有发生。

状元共有500多

女状元只有一人

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5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30年的刘春霖,前后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500多人。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3年的傅善祥。

责任:杨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