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秦安战略”文化浅漏, 对于高考红楼梦匾额题目一知半解

很多人对秦安战略所谓的专家的一套的精谋良谏的策略,很是赞赏,平台崇拜者比较稳固,每天有一大帮人为其拍掌叫好。

虽然他们的名望和声势很火,一些战略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但错误及瑕疵之处也不少,尤其针对高考题目所进行的分析,几乎全是浅陋的古文知识、牵强的时调推论。

以往可能有些好的我就不说了,也不差我一个吹捧。专挑古文知识薄弱及强词夺理之处,给其泼泼冷水,也好起警醒作用。

一、高考涉及古诗文知识的必要性

近些年古诗文得到较好保护和重视,于此之际,高考题目也顺应地推出涉及红楼梦匾额题试的知识点,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说明对其很重视,我个人认为有几个目的:

1重视古文化

2加强古文知识的掌握,包括理解能力等等

3古为今用,相关知识的关联以及典故、事理的借鉴等等

那么高考作题者,得在其一定古诗文牢固基础上,理解此红楼梦大观园匾额的内容、意义而作相关的文章方可,如果作文意义深刻且文采斐然者,高分亦不难。

所以不要认为一涉及到古文就谈虎色变似的,或者自己理解不了古诗篇而为自己找借口声称“题目出的太难或离谱”之类说辞。

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第一自己知识不过硬,第二,还为自己辩解。越做无谓地辩解越显得无能。那么只有迎难而上,把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攻克或补习完备,才能应对下次的挑战。

二、“秦安战略”在红楼梦等古诗文知识方面的浅陋

接着说说“秦安战略”的错误之处:

1将诗文匾额等的题写,说成奉承讨好之用。

这个说辞过于偏激,也是对古代诗家词人的了解过于浅显。昔日李白不屈皇权强势即便掉脑袋也敢在金殿戏谑高力士为其脱靴磨墨,还有郑板桥不为万贯金钱所动作题“竹苞”而调笑奸商愚蠢,文人傲骨雄胆等等,自古以来从未缺少,亦是传承不息,盖因骨气两字重如山。

2“泻玉”?早泄或其它下行的说法。

这个就比较可笑了。难不成一见到“泻”字就吓得惊魂动魄吗?也太夸张了吧,中华词语很有渊源、内涵,某个字的不同组词可不是表面的、直观的字义,甚至站在褒贬对立面也有的,不但要清楚它的原意,还要知道它的转义或相关典故等。

比如:

“果”字,成果——褒义词,恶果——贬义词;

“忠”字,精忠——褒义词,愚忠——贬义词;

“泻”字,泻玉——褒义词,早泄——贬义词。

“泻玉”一词为什么说是褒义词呢?还要从相关典故文例源头说起,古诗词中相关“泻玉”之词的有:

沧海泻玉自天外,牛斗傍边客正回——梅尧臣(北宋);

苍翠擎天江上山,淙琤泻玉亭前水——郑侠(北宋);

江流寒泻玉,山色翠浮空——朱晞颜(南宋)。

在这里,“泻玉”喻意为美丽的珠玉在流动,呈现美轮美奂的景色。可见,这是一个形容极漂亮景色的词语,那么褒义词无疑了。

所以,“秦安战略”错了,不了解“泻玉”一词渊源及内涵,一看到“泻”就歪辨错解了。

3“沁芳”没有“沁玉”好。

又是无稽之谈。红楼梦除了贾宝玉俊秀才子之外,还有林黛玉、贾宝钗、史湘云等一帮才女,可谓红红翠翠、莺莺燕燕,好不芳香软语。这不正是“沁芳”吗?

另外“沁玉”组词生硬不妥,“玉”之硬物怎么可以“沁”呢?娇艳如花或香液之物才可以说沁发着芳香之味。

三、“秦安战略”文化内涵缺乏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尤其诗词精炼升华,或壮观,或绮丽,或想象力惊奇,或刻画细腻,或吟江咏山,或忧国悯民,等等。

笼统的归为两大类,一者阳春白雪,二者下里巴人,也无不妥。基本上诗词独具典雅精致,而曲歌则显直白俚俗了。

我们的语言凝炼深意,为表意文字,英文等其它西方文字大都是表音文字。各有优缺点,但我们的文字在内涵、意义上,更具深刻、寓意。

要是如秦安战略所说“抛弃内涵、深义”,只搞个浅显易懂的俚俗语,或学西方那套的英文式的简便交流?

请问“秦安战略”,你这是自断文化吗?你没有文化,不表示别人也跟你一样没有文化?

没有渊源根基、历史典故、诗章词篇的文化是文化吗?是中华文化吗?

你可以不学文化,但不表示别人也要跟你一样粗俗鄙陋。

此点偏激的不可理喻,无须继续争论下去,谁对谁错?不言自明。

四、文化与创新并不矛盾

至于说到高考出题过于古文知识的引用化用、化典等造成弄巧成拙,前面说了这是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总不能随便给予降低难度甚至取消的道理,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

还有高考此选拔人才不是很合理,难不成高考取消吗?难不成你还有代替高考的更好的方式吗?

没有是吧,不就得了!

其它更多的选拔人才方式,这个应该提倡,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尤其某个方面突出的人才。

说到马斯克制造火箭之大胆设想,以及汽车产业等的成功。

是的,我们有一些企业家、创业者缺乏长远的规划,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实业兴国的信念,炒炒某个概念股,融资短期见效的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甚至丢了主业专门干起了借贷等暴利产品,这个确实是个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还有更重要的是创新,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不单单中国,全世界也是如此,需要思想上要改进,勇于冒险,勇于追求,技术上要有更大的创新及进步。相信有眼光的企业和个人,会坚持自己远大的发展规划,做出好产品出来,使其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迈向更好、更高、更强!

但文化与创新并不矛盾,如果抵触我们的良好文化甚至抛弃文化的,这是自毁根基及极端的不自信,又如何谈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