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北大学生“家庭背景”大调查! 结果如众人所想, 几乎没有三无家庭

清华北大是无数中国学子向往的高知殿堂,因为那里不仅代表着知识的权威,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那么,到底是什么样背景的同学,更容易获得这两所王牌学校的青睐呢?

当自家孩子收到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我相信没有哪一个家庭不会为之欢喜雀跃。这张通知书,对很多人意味着获得了叩击成功之门的敲门砖。

就像每学期结束家长会上优秀学生家长分享一样,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都想从中取取经。到底是什么样背景的学生,更容易考入清华北大?有没有数据支撑可以用作参考。近日,街头采访就对准了这一话题,进入北大校园,随机采访抽查取样,希望摸清这一脉络。

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目前也都在不同的专业,当然更不要说是否之前有相互的交集。但随着采访的结束,我们也依稀看到了一些重叠部分。例如,大部分的同学都来自具有良好环境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也都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目前几乎也都负有一定职称。

就连北大有名的数学系教授韦东奕,其父也是山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他平日里的朴素打扮,不过是个人对于物欲的要求极低罢了并非由于他来自贫困家庭。

不得不说,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是最大的。不然为何在心理学上有著名的言论:有人会用一生来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年的成长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原生家庭的和谐,更有利于孩子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父母相敬如宾、互有沟通,往往会让孩子更强烈地理解尊重和保持善意的内心。这些往往是稳定情绪的基本,当求学过程或遇到逆境时,在美满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能够展现高逆商。并且这部分孩子也更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亲子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

二、父母具有较好文化素养,更能有效与子女互动

通常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父母,首先家庭的学习氛围较为浓厚。遇事,大多采取理性沟通与教育;其次在课业的辅导上,也会比一般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更容易一些。

父母文化素养的高低,还表现在对个人的要求上。这部分家庭成长起来的子女,通常自律性也会比一般家庭高出不少。学习是个枯燥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高自律性又恰好也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中产阶级家庭,更注重陶冶情操

中产阶级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好,也会有赋闲时间。通常在学习闲暇之余,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最佳拥护者。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眼界也会相对较为开阔。

还有一点则是,一般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没有完全的财富自由,也没有过重的家庭负担。他们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庭层次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又能承担起如果失败所需要面临的成本。可以说,是更加无所畏惧的一类人。

根据清华北大2019年招收新生数据显示,来自农村的学子占比仅为19.29%,这656人中有379人是通过强基计划入学的,占比高达57.77%。寒门学子的求学路难度升级。

读书依旧是现代社会最公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只是出身寒门的学子,确实得比一般人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行。首先,需要端正态度,不能因为身在农村或者家庭条件艰苦,就破罐子破摔整个摆烂。其次,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家庭琐事的时间占比。即使再困难,也不能给自己懈怠的借口。最后,还是要抓住机会。

还记得那个在工地上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学霸林万东吗?他来自云南宣威,父母则是普通的务工人员。林万东与其他人不同的第一点则是树立清晰的目标。他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已经在读大学的姐姐,所以他将目标设立的更高一些,那就是考清华。

在努力学习确保成绩的基础上,他也抓住了清华“自强计划”的面试机会,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取了30分的额外加分。要知道高考这场战役的厮杀,30分意味着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了。从这一点来看,有了目标后的他,更关心相关的政策,实时的抓住了机会。

总结: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想要改变命运,学习永远是最公平的途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寒门学子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已经处在较好环境中的学子,更应该积极向上,切勿浪费了这份优渥的资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