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人教社语文教材删除鲁迅作品? 仔细深挖其背后, 就明白问题所在了

继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之后,语文教材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这不就有不少家长反映教材内容大规模地删除了鲁迅的作品,对此人教社也回应称“鲁迅的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其实关于语文课本早在许多年之前就有热议,尤其是鲁迅文章的删减更是曾经被提起过,只不过是当时由于互联网不够发达,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了。

人教社语文教材删除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文化家、思想家之一,在我们这些成年人的世界里可以说是众人皆知了,尤其是我们现在仍旧可以背出先生文章的话语,他的文章不仅抨击着旧社会,更是激励着我们打破牢笼、奋发向上,这种精神对我们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人教社对于删减文章的质疑也是做出了详细回应,初中和高中语文教科书选入几篇都一一指出,其中像是我们有深刻印象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目前依旧还在初中的课本里面。

但没有大规模删减并不代表着没有删减,初中语文课本就删除了鲁迅的《风筝》,早在以前就引发了轩然大波。一些语文专家认为这篇文章晦涩难懂,初中生理解不了应该删除,对此观点家长们怕是不敢苟同。毕竟鲁迅先生敢于批判的精神就是任何时代都应该存在的,人们也只不过是为鲁迅先生在教科书中争得一席之地而已。

仔细深挖其背后,就明白问题所在了

其实关于教材的争议不仅仅是针对鲁迅先生,很多英雄角色都慢慢消失在了课本里,替代而之的反而是一些口水文,这些后加进来的课文多半都没有任何价值观输出,这样的文章居然还要背诵真是不理解。

还有一些外国人的文章也逐渐出现在课本中,比如爱迪生在妈妈做阑尾炎手术时用镜子聚光解决照明问题的事迹,事实是史上第一台阑尾炎手术成功时爱迪生已经八十多岁了,这不明显是虚假事迹吧。赞扬美国人品质的文章被选进课本,但是中国代表人物却相继退出,这样子的操作也难免会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和忧虑了。

我们的教育界是否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幸运的是那几篇大肆宣传美国人的文章已经从新课本中删除,教育乃是国之大计,教科书不仅能够为孩子提供知识,更是会促使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要是在萌芽出生之际就让人控制,那再过几十年我们国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子那真是不敢想象。

笔者有话说

教科书的热度其实一直都在,既然已经开了个口子,就希望国家今后能够重视起审查的岗位,不要让一些小人趁机摧残我们国家的花朵。教科书的编写必须要严格把关,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为中国新一代培养价值观、加强文化认同、培养名族自信的教育使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