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快意风雨, 人生不必躲藏

高考季?都什么年龄了,还跟风似的,心里一阵热,一阵凉的。当看到一位文友说“昨晚睡了个踏实觉”时,我还以为是应届考生,想必是备考准备得不错吧?往下一扒拉,才知道和我一样——过来人。他的“踏实”有点不地道,隔岸观火的味道,但是的确是说了掏心窝子的话。

当年参加高考的“惊悚”可谓是刻骨铭心,那种全家上阵,孤注一掷的义无反顾让人胆战心惊,说是不紧张,我看没几个人能做到。

从住宿,餐饮,到入场细节,老师、家长是千叮咛万嘱咐,如此包装让人受宠若惊,更是额外增加了一份负担,暗自思忖:假如发挥失常,岂不是千古罪人?

能走到参加高考这一步的,一般都是“奇葩”,尤其是二十年前的境况。学习好自不在话下,个性脾气都还古怪,向来在赞誉中成长,那种自我优越感的滋润都刻在骨子里了,用现在的话说“走路都仙气飘飘”。

那时外界的干扰很少,有诱惑力的外在因素几乎为零,只有那些书本,连环画和古董似的黑白电视剧中的情节、人物能够孕育和影响个人的爱好、情趣。

我从小就胆小怕事,懂事时自诩为“文弱书生”,自保的心理暗示比较强,做事不求有功但能无过。谨小慎微的样子,在父母、亲朋眼中活脱脱一个乖孩子模样。

但我自打心底就很讨厌自己的“文弱”,感觉这和自己的“抱负”不合拍。于是,在生活和与别人的交往中,就刻意去掩饰自己的短板,这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性格形成。

明知道自己不喜欢“打打杀杀”,但放学后却故意且任性地和小伙伴玩起“争山头”的游戏,一玩就疯到半夜,几乎每次都是被母亲连喊带捶地呵斥回家。

印象最深的就是模仿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我给自己定位了一个“诸葛亮”的角色,另外两个伙伴就是“张飞”、“关羽”了,至于“刘备”之流就免了,否则太复杂突出不了自己。每次“抢山头”,我都能体会一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快意恩仇。道具也凑合,形神并茂地比划着,一副“羽扇纶巾”得酣畅淋漓,现在想来都是意犹未尽。

等到上初中了,都有了自己的辨识度和“团伙”,谁和谁在一起是牵强不了的。自己干脆“站好队”吧,该属于哪一种类型,就“人以群分”。不能凭力气吃饭,没有自己的“江湖地位”,就埋头学习吧,这还是个正路子,图个好名声。

很佩服那些“安邦定国”的文臣谋士,开国定周八百年的姜子牙,纵横捭阖的苏秦、张仪,一统天下辅佐秦始皇的李斯,“大汉三杰”之一的张良,还有后来的诸葛孔明,真的让人膜拜。于是,私下里杜撰模仿,邀那些“志同道合”的学友们雷人猛吹,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彷如自己的“雄才大略”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成行。

这些“自我安慰”,成为韬光养晦之势,在人生的几个重要关头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每每心灰意冷近乎绝望的时候,仍会怀揣希望,那遥不可及的荧光就是星星之火,会把沉淀在心底的希冀点燃,从而砥砺前行。

因为有希望的存在,我们始终保持了人生的自信,即使在窘迫里我们也延续维持着自己的尊严,长大的滋味就是学会坚强,学会伪装。

伪装是很累的,找不到自己的日子犹如浮萍,无处安放的心比流浪的人更凄惨。

高考在即,紧张的不仅是这一关,更重要的在于如何面对高考过后。侥幸对于高考而言,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很多结果都可以预料,事情已然成为定局。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在步入考区的那一刻,我们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安然。

在等候通知的那段日子里,不惊不扰,身边的所有的人几乎是达成了某种默契,都不愿去主动打破这份相安无事的波澜不惊。

我们则更加宁愿抱守残缺,维持难得的这份宁静是多么必要!或许这是我们最后的尊严,从此,我们或许会走上另一条路,哪怕极不情愿,但我们的一如既往将不得不戛然而止。

昨天,看到文友的旅游记录,那是属于他们的人生风景线,朋友戏谑地称为“自己活出了男人的优雅”。我就是想笑,朋友的“小男人”活得真精致。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会在一天当中抽出时间来考虑自己的“状态”了。注重自身形象,揣摩应该在场合里保持什么样子,不仅仅是面子,更重要在于精气神。这种自我打造是掩饰自己的窘迫,展现自身势力的最好挡箭牌,这也或许是当下自己的最后防线。

豁然——自己的“伪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当努力做不到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构建成功的样子。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输不起,而是怕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