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什么很多老师不认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本身是著名儿童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自己的一句座右铭,是陈老先生用来激励自己、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境界。他面对的主要是幼小衔接学段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反映了教育学当中的学生观,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且强调学生无论是身体、心理、品质等方面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学生应该属于发展中的学生,作为老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孩子,应该用发展、赏识的心态影响和接受学生,同时,老师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有所突破。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却被赋予了多种解释,并且把问题的焦点和矛头直指教师,使教师成了众矢之的。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单一的说成分数统一,每一个学生应该都能考出优秀的好成绩,忽视了学生们之间的不同个体,片面凸显学生的主体主导因素;而“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被演绎得更加过分,把老师比喻成了金刚钻、不倒翁、万事通,不管什么样原因,只要是有关学生的学习成长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不会教”的帽子扣在老师的头上。很明显,这并不符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

这本身是一句激励教师、善待学生的名言至理,不应该被一少部分人作为到处演讲的噱头,更不应该成为指责、训斥教师的无厘头。笔者在基层学校任教了几十年,见过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学生,也见过不同层次的家庭教育氛围,同事们也经常在一起讨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但是,很多老师对以此为借口忽视教学规律的事情都比较反感,就像题主所说的那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什么会有很多老师不认同?尽管这一问题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老师们相当厌烦对这句话的无稽理解。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如今的学生生活的时代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特别是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的学生,其成长过程也在发生着变化,甚至出现了很多性格异常的叛逆学生,也出现了部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情况,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所有怨念都归结于学校和老师。几十个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都是同样的老师,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注意并正确科学面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孩子们在知识接收方面的能力确实是不一样的,况且,教育的本身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应该是育人。

由于学生们的智力因素、理解能力、记忆力、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我们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只听某些专家的一面之词,把掐尖来的优质生源和一些农村学校的学困生放在一起,并用这句被曲解的说辞来评价老师,这是不公平的,更是不科学的。总之,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需要每一位教师的无私奉献,更需要人们的信任与支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