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直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群体。
可能是因为社会压力加大之后,繁忙的生活反而削弱了人们的同理心吧。
但凡教师出现的地方,无论是做好事被宣传也好,奉献自己感动学生也罢,最后都能扯到“教师有寒暑假”或者“薪资也高”上面去。
教师们所有的付出和奉献,似乎都被“寒暑假”和“薪资”的光环遮掩了,而这样的光环也冲昏了很多打工人的头脑,每每评论区总会涌现这样的评论。
“教师不应该发那么高工资,基本生活够就行了,不爱干就退出留坑。”
“哪个行业不累啊,凭什么只有教师有寒暑假,有关部门应早日取消。”
这些言论自然是一些了解片面的人才能说出口的,但凡是有教师家属的家庭,或者是学生们,一定不会认同,当然,国家也不会认同。
“双减”给教师的额外负担太多?“周中假”福利有望到来
最近几年,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教师团队的筛选也越来越重视,在被疫情耽搁,导致不得不缩减开支的年代,哪怕公务员的绩效都在下滑,可教师却鲜少。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为了保障未来的质量,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是绝对不能亏待的份子。因此,在教师的筛选上严把关是必要的事,而严抓之后,对剩余的精英涨待遇也是必要的事。
尤其是在各项政策的深化下,教育大权收归学校,内卷减轻多少有待评估,但丢给教师的责任却实实在在多了不少,让工作量本就惊人的教师们苦不堪言,急需喘气的机会。
毕竟延时之后,工作时间延长了几个小时,让教师们回家时间明显变晚,再加上还有一些在学校来不及做的备课任务,和一些疫情防控需要的统计任务,休息时间严重告急。
这样不仅仅影响的是老师们的健康,也十分影响第二天的上课效果,最终影响的是学生们。考虑到这一点,国家也发布了措施,教师将迎来新的“周中假”。
像安徽蚌埠就率先发布了通知,表示小学教师每周有望享受半日的“双减假”,虽然假期时间只有半日,也许还会有很多事务待办,但能在周中睡个好觉,也能稍微保证下半周的精神。
此外,部分地区教师的上下班时间也有望调整。浙江宁波已经发布消息,教师将会实行弹性上下班,如果是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师,可以申请调休。这样教师可以在实在疲惫的时候选择休息。
“双减”下发后,大家多数在意的都是学生的解放,家长的不便,但却很少有人在意老师在“双减”后背上的负担。学生“睡眠令”,老师正常到校,学生自愿“延时”,老师强制“看娃”。
更别提是疫情之后多的种种手续,家长感到烦心的同时,也不曾想过老师到底要因此多操了多少心。而这两项举措显然体现出对教师辛苦的体谅和了解,效果虽不显著,但至少心理会让教师有所安慰。
对于教师“双减假”,打工人感到十分不平衡,学生却反驳
本来就想让有关部门把教师的寒暑假取缔,没想到不仅没有相关举措,反而有地区给教师增添了“周中假”?于是一些不管不顾的打工人又开始抱怨不公平。
看不到教师的辛苦,读不懂教师的疲惫,他们表示:“工作累点不是也多提成了吗?凭什么教师又有假?”对于这样的言论,率先出警的反而不是教师,而是她们的学生。
一位高三的学生表示,老师们的劳累根本是不可以用单纯的时间来计算,尤其是如今,家长学生把考试看得那么重要,家长学生操一个人的心,而老师不仅要操全班的心,还要解决操心的家长们的操心。
“我高三觉着没咋累,但我看我们那些老师是真的累,我们当时要求五点五十到校,但我每天早晨无论早进晚近教室,都有老师站在讲台上死亡凝视着我。”
更何况如今老师们的时间也被无限延长了,尤其是高中教师,动不动早上六点之前,晚上十点之后,如果舆论对于这样的老师们还要苛责和要求,早晚会让这个群体寒了心,佛系起来。
到时受害的不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有国家的未来,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有时真的应该花一点时间想清楚,到底对一个群体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袁爷爷摸了一下豪车,就疯狂辱骂“拜金”;屠呦呦在文章中引文没肯定其他小组成就,被喷“不够淡泊名利”;教师休个寒暑假,被认为“捡轻巧”、“不配”,”反正钱多“。
看不到袁爷爷日头在上,于田间耕耘;看不到屠呦呦终日在不透风的实验室,经历无数次失败;看不到教师们为了一个个学生的前途,和家长沟通,而后因家长态度操心上火的深夜。
而对于一些明星,我们又说了什么呢——“都是人,还不能有些美好生活的追求了”,“凭本事得到的奖项,有什么不敢提的”,“他很努力,这样已经很不错了”,“那是人家自己的事”。
浮躁社会中,碎片化的信息、一个又一个的小视频,让人们忘记了判断,逐渐变得拒绝深度思考,认为片面的内容和情绪就已经够用了,并被这些片面的信息和情绪驱使,去做没来由的发泄。
也许这样的确很痛快,但我们也在这种情绪中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信息和情绪的仆从,成为了发散这些消息之人的抢手。这终将是不利的,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发展,还是社会。
像教师这件事就是典型的案例,我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要更加冷静的思考。不能看不到老师的付出,更不能辜负国家的教育,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