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女老师被学生气哭, 性话题为何成了学生“挑衅”老师的利器?

性话题成了学生们“挑衅”老师的常胜领域

当老师的,估计都有和熊孩子斗智斗勇的时候;但当这种“猫鼠游戏”主题与性有关的时候,老师们就像被击中“死穴”,常常在懵然无措中败下阵来。

小学四五年级,就已经会拿这个主题来作妖了。

一位年轻的男老师,在操场给五年级的学生上体育课。下课以后,几个男生追逐嬉闹,没有及时回教室,当他过去干预时,一个男孩带着颇有意味的笑,说拾到东西要交给老师,请老师帮忙找失主,然后将东西塞到他手上,与同伴笑着跑了,边跑边回头看他的反应。他低头一看,是一只没拆封的安全套,霎时石化;回过神来,才想起操场的围墙外有一个安全套售卖机,手上这个东西大概率是从那里来的。第二天碰到那个男生,他还嘻皮笑脸问老师那个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找到失主,一看就是故意给老师难堪。“最可恨的是,我果然难堪了。”男老师无奈地说。

初中的孩子,已经不需要道具,随时能找到机会,自动切入性主题,然后开始自嗨。

初中老师们普遍反映,给初一初二的孩子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说出的哪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汇,如“菊花”“高潮”“插入”,甚至是“短小”,都会击中学生们的“性敏感”,使他们产生性联想,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和挤眉弄眼,井然有序的课堂瞬间便失去控制;就算在老师声色俱厉之下艰难回归安静,但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再专注于教学内容了。有的老师甚至因此有了“心理障碍”,讲课时不断进行词汇检查,再也不能愉快地上课了。

在高中生那里,这些表现已经是段位比较低的了,他们开始在关系上做文章。

一位高中年轻女老师,听了中学性教育讲座后提了一个问题:“我曾经在高一年级上课设置了一个情景,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买彩票中了一百万,最想做什么事。班上有个男生说:老师,想娶你。当时场面有些尴尬,像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怎么处理呢?”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说这话的学生不尴尬,现场的学生只是吃瓜估计也不尴尬,倒把老师给尴尬住了。

“性”为何成了学生“挑衅”老师的利器?

中小学老师,常年与熊孩子打交道,教育学生是最拿手的事,为啥与性有关就“失能”,以至于见“性”封喉,在学生的“挑衅”面前不战而退呢?我想是因为性耻感。

关于性耻感,不用多说,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切身感受:三五好友一起聚会,私下拿性话题打趣一下,虽说上不了台面但也无伤大雅;但在公开场合提到与性有关的话题,瞬间会让人尴尬症上身,尤其是在学生面前,习惯为人师表的教师,乍被学生挑起这个话题,脑子一懵之下,教育人的本事迅速被“封印”,直接给整不会了。可恶的是,那些调皮鬼贼精贼精的,发现老师们面对性话题的“失能”,尤其是年轻老师脸皮薄,还能看到他们脸红无语的奇观,便似发现了“杀伤性武器”,时不时“祭”出来,小小作弄一把,然后开心地欣赏自己的杰作。

如果说性话题让老师们“羞”于接招,那孩子们看笑话的恶作剧心态便让老师们愤怒不已。这类事件之下,羞愤交加是老师们常见的情绪反应,瞬间的神经短路之后,回过神来立马怒气冲冲斥责学生,以教师之威压制挑衅者,是多数老师的常规动作。但是这些反应落在学生们眼里,有恼羞成怒所以泄愤之嫌,实在算不得教育。

老师们会对学生与性有关的行为反应过激,与性耻感也不无关系,因为性耻感,与性有关的表现常常受到负面评价。我们习惯用道德评判的眼光去审视别人与性有关的言行甚至心理活动,所以,学生在别的事情上犯错,我们会单纯认为是淘气顽皮;但是与性有关的言行,比如说有性意味的词,接触小黄书小黄片,在很多老师们眼中就是品行败坏的表现,可以直接判为“不良少年”或“不良少女”。所以,拿安全套为难老师的小学生,课堂上对普通词汇用联想赋予性意味的中学生,在老师们看来正游走在“不良”的边缘,似乎下一刻就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是又羞又恼又急又气;越是道德感强、责任心重的老师,情绪反应越强烈。

学生们以性话题实施的“挑衅”行为里有多少恶意成分?

在羞愤交加的情绪之下,老师们自然会夸大学生这类行为中的恶意成分,觉得是故意挑衅、示威;或认为是哗众取宠,扰乱课堂秩序;抑或是觉得被羞辱,因此格外生气。曾有一位年轻的高中女教师,被班上男生当面说她那天穿得很“性感”,顿时又羞又恼,偏偏又无言以对,事后越想越气,委屈得哭了一场;学校领导知道后也很生气,觉得这个男生品行不端,居然敢“调戏”女老师,差点就要开除他。

时隔多年,那位男生大学毕业,回到当地工作,表现出色,也算是年轻有为。校长提起这事,既庆幸又困惑,庆幸的是没有过度惩罚毁掉一个英才,困惑的是这名男生的后续发展并不是当初老师们想象的“混混之路”,而是如大多数孩子那样,犯点儿小错但仍是走在正道上。

事实上,当我们抛开性耻感带来的过于强烈的道德评判,客观地来审视学生们这些所谓的“挑衅”,会发现背后更多的是青春期身心发育中荷尔蒙的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渐渐启动青春期发育程序,他们对性充满了好奇,到处卖弄听来或看来的性词汇,在小伙伴面前装“老司机”;初中生性发育基本完成,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性好奇只增不减,加上荷尔蒙带来的性冲动很强烈却无处释放,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词汇也会让他们联想到性,然后引爆内心积压的“性能量”,在哄笑中借机释放一下;高中男生让人尴尬的话语,很有可能是一份爱慕的真情流露,只不过囿于有限的交往技能,还有可能是尊重意识的淡薄,这些表达不但没达到拉近距离的效果,反倒让爱慕对象觉得被冒犯了。

所以,这些表现更多是荷尔蒙捣乱,而不是学生们故意跟老师对着干;顶多是他们用这些方式自嗨的同时,顺便看个老师的笑话而已。这样一想,老师们是不是没那么生气了?

怎么回应这令人尴尬的“挑衅”?

首先,老师们需要在情绪上做到面对“挑衅”不尴尬,也不生气,让理智回归,解锁性教育能力。

负面情绪一产生,人就很难保持理智,不光是情绪失控,更难以采取得当的教育措施。那如何才能让自己面对“挑衅”心如止水呢?

要做到不尴尬,老师们就需要挑战自己头脑中的性耻感,树立积极的性观念。

这样的“挑衅”,也需要被挑衅的人会因此而尴尬,挑衅者才会有成就感,否则就没意思了。而尴尬的来源,就是潜意识里关于性的羞耻感和对性的消极态度。

性原本是美好的,人们会在性吸引的基础上,体验情感的美好、关系的美好,甚至于体验身体感受的美好。如果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性,因其隐私性可以“羞”但不以为耻,便不会因此而尴尬;不尴尬,学生们调皮的“挑衅”就不会成功。

要做到不生气,老师们需要理解学生们行为背后的动因源于性发育带来的性好奇和性需要。

性也是客观存在的,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们,在性发育过程中必然会有性好奇,也会有性需要,能感受来自他人的性魅力,这一切都是不可否认的,也并不可耻。当我们把这一切看成是自然且美好的事,对学生们与性有关的表现就不会是排斥而是接纳,也不会将其看成是故意让老师难堪的恶劣行径而生气。

不尴尬也不生气,自然理智在线,教育能力在线;性教育,毕竟也是教育,性教育能力自然解锁。

其次,把学生的“挑衅”,作为开展性教育的契机。

尽管我国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都要求学校开展性教育,但目前真正把性教育作为日常工作来开展的学校仍十分少见,多数学校对于性教育仍处于“没人做、没时间做和不知道如何做”的状态。但是学生已经将问题摆到明面上了,老师们仍然视而不见,或者只会发脾气打压,就太失职了。解锁性教育能力的老师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情境变为性教育机会,履行开展性教育的职责。

上文提到的体育老师,最终将安全套交给男生的班主任来处理。班主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老师,并没有盲目批评一通了事,而是在接下来一周的班会课上,公开回应了这个问题。班主任老师先是认真表扬了男生捡到物品希望找到失主所做的努力,然后反馈没有找到失主,于是将这枚无人认领的安全套做为教具,在班会课上进行了一场性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套的用途和用法、获取途径,还讲解了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重要性,还跟学生们讨论了对待艾滋病人应有的态度。学生们从之前的哄笑、好奇,到后面的认真参与,郑重承诺,让人动容。

对于初中学生课堂上对一些词汇产生联想并哄笑,有一位班主任的做法也值得借鉴。他请来校医上了一堂性生理课,针对男生和女生们在性生理方面的困扰做了详细的解答,最后他自己亲自出马,自曝自己在初中时期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常常在课堂上嗨到不行,多次被老师警告,但就是听到有关的词头脑中就产生画面感,忍不住要释放一下那种兴奋的感觉。他的自我表露引来了学生一阵阵善意的笑声。

随后他说,现在他在课堂上遇到同学们这些行为表现,才理解当初给老师们找了多大麻烦,因为自己的不克制,让全班同学没法好好上课,耽误大家的学习时间。最后,他提出,如果还有感兴趣的词汇或问题,可以私下找他继续深入探讨,但是课堂上请克制,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事后也没人找他“探讨”,但课堂上这类现象果然很少发生了。

至于那位高中女老师的问题,我的建议是:虽然在课堂上提及这样的话题不太合适,但还是感谢那位男生对自己的欣赏;另也提三点忠告:一是自己对婚姻的考虑重点不在于金钱数额,也建议他不要把一段关系的安全感建立在金钱上;二是告白需要考虑场合也需顾及他人感受;三是告白要有被拒绝的心理准备,不把表白对象的拒绝看作是对自己的否定,因为这只是否定了建立关系的提议。最后祝他未来遇上相爱的人,收获爱情的幸福。

所以,把学生们的“挑衅”视为渴望指导的信号,就有希望给到他们性教育的帮助,而不是师生情绪上的对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