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的位置,一直很受欢迎。尤其是从“口罩”的影响开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报考数量逐年攀升,人数超过400万+。
这里面有二战三战的,还有应届毕业生,现在还有很多在校的学生,在准备考公的事宜。关于考公也有很多小传言,对于萌新们来讲,真假难辨。
这次整理了一些考公的小常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对于第一次考公和复习的同学们来说,很实用,可以留好。
考公小常识“统计”,申论抄材料就可以?也许真的可以
如果同学们高考的成绩不好,考了个很差的本科。那逆风翻盘的最好机会就是在大一就开始学习申论和行测,选个好专业未来考公。
申论对于考公来讲很重要,有同学说申论找对了地方,照着材料抄就可以了。这话听着不切实际,但有一定的道理。
申论80%以上,甚至更多的要点都在材料里,能找到就是考生的本事。另外申论的大作文拉不开差距,专心打磨小题目是成绩上70的关键。
考试之前不少考生会背下来大量的时事和名言,其实考试的时候就看自己能精通多少,不是以数量取胜的。
考试时候的言语不要太纠结于书上或者视频中的理论和技巧,但是要有自己的做题体系。行文结构,逻辑关系,选项对比,然后就疯狂地刷题找语感。
图推这几年的角度和规律几乎没考过,还有很多考生喜欢用遍历规律那一套。其实看着儿一样就是位置(平移,旋转,翻转)。
或样式规律(加减同异),看着一样就是属性(开闭,曲直,对称)或数量规律(元素个数,种类),再附加一笔画和黑白块等几个特殊规律,无论国考还是省考,足够使用80%的题型。
考公小常识“统计”,月薪3000是真的吗?那你就天真了
公务员考试的考点比较多,而且内容涉猎也很广。其中逻辑题是很有趣的一部分,逻辑题的理论部分很重要,但也很好理解,跟着课程资料学就好了。
资料分析需要熟记按几个公式(基期,现期,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最好用的速算技巧,大致有两个方向(百分发和分数法)。
这些基本就够用了,也不用记太多东西,一是容易乱,二是到时候一紧张,可能会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再有就是比较现实的问题——选岗。之前很多学生为了能够顺利上岸,会选择相对偏远的乡镇,上岸是很顺利,但后悔的也很多。
在选岗的时候异地乡镇是最不建议的,报考之前觉得自己可以,考上之后就会面临各种问题,很麻烦。
选择偏远的乡镇,无外乎是歪了好上岸。其实一个好专业,甚至比个人的能力和成绩,更容易把你送进体制内。
像体制内的热门专业:法学,中文,会计和计算机。这些专业有部分岗位都接近于白给,就比如你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还通过了A类的事发考试。
这个时候如果考生对于地址没有要求的话,那成为检察官的的概率,就无限地接近100%,几乎就是时间问题了。
但是如果同学们学的是“园艺技术果蔬方向”之类的,比较冷门也比较小众的专业,基本就是在一众的三不限岗位了,和数以万计的人竞争一个岗位。
当你和别人岗位进面分差大于20分的时候,所有的技巧和努力都很无力。所以选对专业很重要,考研时候换专业也是一条道路。
还有学生说不考公务员,很多公务员的岗位薪资就3000多,这简直就是浪费青春。这话说得有真实的部分,确实很多公务员的岗位薪资就3000+。
但是如果同学们以为月薪3000+等于年薪36000那就有点天真了。公务员有绩效,有奖金,有年终奖。3000是基本薪资,各项福利待遇是很齐全的。
不少学生报考公务员,看上的就是国家单位的薪资待遇。和人到中年时候的安稳保靠,不然干嘛都几千几万人,去争抢一个单位的名额呢?
球球有话说:
对于考公感兴趣的同学们,尽早开始准备。现在考公的难度,根本不亚于高考,甚至比高考还残酷,且不再有同行的同学,和循循善诱的老师。就一定要好好地卷起来,争取卷到决赛圈。
今日话题: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和准备考公的小伙伴分享的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