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的事情,从五月爆发一来,就一直沸沸扬扬,成为很多家长的心腹大患。而如今,尽管已经有新教材发布,但部分学校因为时间困难或其他原因,这一学期到手的仍然是老教材。
这让家长们愤怒之余,却也苦于现实因素无可奈何。不想让学生受到毒害,但如果其他小学生都有教材的时候,我家学生也不能不读啊,于是家长们就想要给学生的教材“做些手脚”。
结果打开教材才发现,好家伙,根本不用我们出手!
小学生灵魂涂鸦“毒教材”人物,家长欲打又止
其实在毒教材事件爆发之前,就有很多家长反馈过自家学生说书上人物丑了,可见,其实在最初接触到事物时,孩子们的审美是最敏感的,能够很快发现画风的不妥。
像笔者小时候看到眼神不对的形象,就会刻意用胶水把那两页沾起来,避免自己看到时害怕。但如今的小学生们则是更有创造力,兴致勃勃却又默不作声的开启了改造毒教材的热潮。
一位家长就在网上分享,表示自家女儿因为觉得教材画的太丑,就自己动手全给改了。本来这是让人觉得“孺子可教也”的事情,但看到小姑娘的成品,总觉得这句话应该收回来。
不过丑不丑其实无所谓,所主要的是神态,也就是我们一直纠结的“中国少年阳光向上的精气神”。小女生将原本的觑眯眼下调嘴换成了笑脸,看起来也确实舒服一些。
出于家长的角度,更多的可能是对学生们的心疼,毕竟这些事情他们可能早就感受到了,也向家长表达过想法,但忙碌的我们都没有注意到那些提醒,最终他们才只能用这种方法规避伤害。
不过悲伤之余,也有家长们检查了下学生其他的课本,打开的瞬间,气血直接涌到嗓子眼——明明不是毒教材,也重新刮大白的话,是不是就有些过分了?
小学生花式改课本,网友称赞:以后去做教材插画
映入眼帘的,理应是教材封面,此刻却已然面目全非。这一本教材笔者猜测应该是《道德与法治》,但此刻上面的少年却被学生改造成了劫匪的样子,名为《缺德与犯法》。
这几乎是妥妥的“妈见打”行为,料想这位学生的老师看到面目全非的教材之后,应该也会将学生的家长“召唤”到学校,带小学生回家,进行一顿“道德与法治”的家庭教育吧。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语文课实际上是最能够发挥的一科,因为我国历史人物众多,而语文课的诗词等方面的内容,为了描绘好场景,实际上会画出很多人物来烘托。
其中一个最常见,也是最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就是杜甫先生,可以说真的是被小学生们玩坏了,无论是和李白肩并肩摆出“上天”pose也好,穿围裙吁叹也罢,都感觉是对大诗人的辱没。
当然,除了这两种“有伤大雅”的改动之外,更多的学生则是致力于表达自己内心对于学习之艰苦的愤怒,比如说把原本数学书的名字抠掉,改成“天书”、“生死簿”,还有“学不会之书”……
把地理改成“地狱”,把化学改成“白学”……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其实家长们不用过多在意,毕竟是学生们的天性所在,也无伤大雅。但如果是像之前那本“缺德与违法”,家长还是要重视一点,不用斥责,但也要教育一下。
要告诉学生们道德与法治是很重要的,杜甫也是很值得尊敬的古人,我们尽可能的要正视道德与法治,尊重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学生一次不懂也没关系,但此刻进行一些三观引导是必须做的工作。
写在最后
在教育之中,很多事情我们不能退步,比如说毒教材,那些绘画和知识对于学生的恶意导向,我们寸步不让。
可有时候,我们的教育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像很多家长总是指望通过一次两次的教导,让学生能够一次性明白一个道理,或者突然长大,这是不现实的。
思维也好,身体也好,虽然根据不同年龄段有快有慢,但总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积累。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我们不能太过激进,也要降低自己的预期,让自己教育时的心态达到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
只有摆正的心态,认清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中最难做好的事情,需要时间,需要学习,也需要耐心,我们才能真正客观看待教育,慢慢让自己的家庭教育找到合适的状态。#小学生#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