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年轻人开始晒“上学轨迹”, 可谓新式“凡尔赛”, 晒的是家庭背景

或许“比较”这种习惯,从来都存在;小时候被家长们比着学习成绩和兴趣班数量,高考时比较着录取院校的层次;毕业后又比着工作和房车。

互联网普及以后,让我们更容易地看到不同的生活状态,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的比较。或许很多家长想不到,现在的同学流行起了“晒学校”。

年轻人开始晒“上学轨迹”,总结一下,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有位老师曾经总结道: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主要来源于外界和自身两个部分。所以适度的赞扬和批评,对于建立他们的认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便利,一个人的过往成就也常常能迎来更多“观众”。不管学生还是家长,在网上分享一些经历,实际上多少也带着希望被别人认可和羡慕的成分。

家长喜欢晒子女的学习成绩、特长,而年轻人也开始热衷于晒“上学轨迹”。一面分享出母校的地点,一面配以“获奖感言”式的文案,成为新型“凡尔赛”方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留学生的精彩生活

即使在海归“含金量”受到质疑的状态下,不得不承认,拥有留学经历依然是叫人羡慕的。别看很多家长和同学提到这个话题便把留学视为“走捷径”,可真的有机会、有条件,未必不会走同样的路。正如留学生所言,这样的经历给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带来变化。

小镇“做题家”的光荣逆袭

如果说留学需要靠相对较好的经济条件做支撑,那么“小镇做题家”的上学轨迹,则是另一种“凡尔赛”了。教育资源有限,还能靠自己的聪慧和勤奋进入清北复交等知名985大学。

人家的逆袭,真是让这些既缺乏家庭背景,学习能力又普通的同学,感到差距。虽然自己也曾刻苦学习,但能考上的学校好像也“拿不出手”。

看似自嘲实际在“凡尔赛”

还有一种喜欢晒“上学轨迹”的人,可能顺便也要附上自己的工牌或生活水平。大家看后发现,上学阶段成绩平平,毕业后却进入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单位。或者是学习水平不高,却能进入当地的“重量级”中学。普通家庭的学生几乎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看完别人的学校发现,晒“上学轨迹”,其实晒的是家庭背景

“凡尔赛”是一个网络词汇,用来形容“间接地炫耀”。很多同学看到别人晒出的“上学轨迹”后发现,原来晒的是家庭背景。

不少学历普通、家庭条件普通的毕业生表示,对于别人上学时的成就已经没有多少兴趣,这样的现象也很难激励自己。

“上学轨迹”所呈现的毕业院校,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学生们的圈子。往更深一层的角度看,还反映着家庭的实力。

就拿留学生和“自嘲者”来说吧,愿意晒出自己学习经历的,多半条件不会太差。一些本身比较勤奋,确实有能力的同学,能获得当前的学历和良好的生活状态,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包括“小镇做题家”,之所以能晒出自己令人仰望的录取院校,其实也是种“幸存者偏差”。真正努力过的同学才会明白,考上名校并非只靠勤奋就行。

网上总是看到很多出自名校的毕业生晒出自己逆袭的经历,给不少家长一种错觉,以为考上重点院校也没那么难;有些学生没有考上令家长满意的院校,他们的努力就被忽视了。

攀比的方式越来越多,学会接纳不足,是学生和家长都要学习的课题

不能否认,某些同学的“上学轨迹”确实很励志;但是更普遍的情况是,那些家境和学习水平比较平凡的学生,在这样的“秀场”里多半选择了沉默。

很多人或许能感受到,无论学生还是家长之间,互相攀比的方式越来越多。比吃穿用度可能已经是太普通的形式。

通过晒出学习经历,间接地反映自身实力和家庭提供的资源,成为更含蓄和新颖的方式。普通学生和家长,更需要学会接纳不足,坦然接受现实里的参差。

如果常常因为看到这样的对比,而产生焦虑,或者陷入对自己的否定,就得不偿失了。我们总是被教导要跟更优秀的人看齐,却忘了学会接纳才是更重要的课题。

【今日话题】看到别人的学习轨迹,你有何感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