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全国小学生是如何把补作业做到全国统一的? 第三张太真实了吧!

又到开学,老母亲心里笑嘻嘻。

不为升职加薪,不为彩票中奖,不为老公重回颜值巅峰。

而是看着熊孩子面对一字未写的作业惊慌失措,心中生出“大仇得报”的畅快!

你不是嫌老母亲催作业烦嘛?你不是不怕老师点名批评嘛?你不是嫌老母亲唠叨、啰嗦?亲爱的孩子,假期最后一周,我再也不催你写作业了。而是静静看着你哭着赶作业的样子,尽可能地笑话帮助你。

这对你来说,可能是场灾难片。

但对被折磨了一个暑假的老母亲来说,可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喜剧大片啊!有时候是讽刺喜剧,有时候是荒诞喜剧,有时候是悲喜剧,令人哭笑不得。

讽刺喜剧

赶作业越卖力,越刺激

主演讽刺喜剧的娃崇拜“奇迹”,相信只要一双手、一支笔、一个夜晚,就能搞定所有假期作业。

结果到了见证奇迹的那一夜,他们却发现:越努力,越让人生气。

辛辛苦苦补作业到深夜11点多,本以为妈妈会心疼地喊自己睡觉。

结果哭哭啼啼回头一看,妈妈正一边惬意地玩手机,一边盯着他写作业。

人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都哭给你看了,你却一点都不在意。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就是讽刺喜剧的主人公,追求的是“一夜搞定暑假作业”的奇迹,感受的是“理想与现实”差距,得到是痛哭流涕的结局。

他们唯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天亮之后、上学路上,让返校的车走得再慢一些,让他赶作业的笔再快一些。

讽刺的是,车速是慢不下来的,写作业的手速,也是提不上去的。

更讽刺的是,即使车速减为0让他赶完了作业,可迟到也是会被批评的呀?

更更讽刺的是,也许作业没赶完、而且还迟到了呢!

无论向哪个方向努力,结果仍然是悲剧,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这就是讽刺喜剧的魅力:娃越是拼命赶作业,失落感就越强。

然而讽刺喜剧的理念是,仅仅让主人公痛苦、失落是不够的,还要让他着急、惊慌、悔不当初……

早知熬夜“肝”作业到天亮如此痛苦,何必暑假看电视到深夜那么开心?

荒诞喜剧

娃对作业越痴狂,越令人怀疑

你见过只想埋头写作业,不想玩手机、看电视的孩子吗?

恐怕杜甫都要作诗赞叹:此娃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然而开学前,这样的娃比比皆是。

为了赶作业,他们可以拒绝家长主动递过来的零食、游戏卡片、手机...

荒诞派主人公就是这么身不由己。

明明心中渴望不已,却也只能置之不理,甚至假装不在意。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们只想专心赶作业而已。

曾经他们为电视痴、为手机狂,不惜报警抓走父母,要多狂妄有多狂妄。

如今开学在即,作业烂尾,当初有多狂,现在就有多慌。

看到父母递过来的手机,只能卑微求助:不要打扰我好不好?我只是一个无情的写作业机器……

9月份之前的教育理念还是“好的父母,懂得给孩子做好榜样”。

中国的教育理念就大变天了,变成:“有远见的父母,都不打扰孩子赶作业”。

可怜的仍然是中国的父母:

当初不让你看电视、玩手机,你不听。现在让你看电视、玩手机了,你还是不听?为人父母咋这么难呢?

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你永远弄不懂孩子小脑瓜里在想什么。

明明他们爱作业如命,但却又故意“不小心弄丢”作业,且不希望被送回。

甚至假装失忆。

或者谎话连篇,将撕碎作业的过错推到狗子身上。

这就是临开学前的熊孩子,补作业时身不由己,找回作业时又言不由衷。

他们口是心非的为难与尴尬,真让人开心啊!

悲喜剧

赶作业的人生,真的太刺激

莎士比亚说:悲喜剧的本质,其实是传奇剧。

主人公正在经历悲剧情节,突然转向喜剧结尾,这还不够传奇么?

开学前,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学生前一刻还赶作业到哭,后一刻作业赶完了,真传奇!

所以这种喜剧的主人公往往以“喜极而泣”大结局。

比如安徽一个初二女生,凌晨三点突然坐在地上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哭起来。吓得同屋的姐姐一个鹞子翻身起床,拍下这癫狂的一幕。

上一刻还未完不成作业的而提心吊胆,下一刻就为“大业已竟”而喜不自胜。

在极短的时间内承担了这个年纪承受不起的喜乐悲欢,真的好刺激!

为了在Deadline来临之前完成任务,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要么左右开弓,每只手负责一半。

要么一二三四支笔同时开动,事半功4倍!

要么干脆发动七大姑、八大姨,全家齐上阵。

难怪他们相信世上有奇迹,原来可以集体作弊。

为了赶完作业,这届孩子有多丧心病狂?

作业做得对不对不知道,倒是书法老师已经气晕在厕所。

为了赶作业,他们能突破生物学的极限,活活累出鼻涕泡,达尔文都想为他重写《进化论》!

未来有一天,人类基因如果再突变,赶作业的娃有一份功劳!

所有艺术作品都有一个英雄人物,赶作业这场大剧也不例外。

不管猴孩子昼夜不停地赶、手脚并用地赶、还是哭哭啼啼地赶,至少在“拯救作业”这个目标任务上,他们敢于挑战、勇于尝试。

搞笑片的英雄,不也是英雄吗?

所以,只要他们还愿意为了作业的KPI而奋斗,不也值得我们嘲笑敬佩吗?

让他们仓惶地“赶”起来,让我们开心地“笑”起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