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当代青年生存环境: 1000万应届生嫌多, 1000万新生儿嫌少

(一)

当代青年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

一千万应届生,专家说:太多了,哪有那么多白领工作,应届生应该放下自尊心进厂;

一千万新生儿,专家又说:太少了,这样下去可不行,赶紧给我生三胎,至于怎么养,那我不管,年轻人自己想办法吧。

65岁退休,专家说:太早了,现代人寿命长,应该多干几年;

35岁求职,公司说:太老了,没精力没体力,还整天偷懒摸鱼,又不像二十岁年轻人那么好洗脑,不要不要。

把很多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还有用人单位的需求,总结一下,他们所认为的对“世界”最好的情况是这样的:

受教育最好别超过15年,免得你在学校读了太多书脑子里想太多。

不乐意去从事体力劳动,或者说那种所谓被人看不起的工作。

普通人最好是受完义务教育之后就出来干活,这样脑子里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和抱怨指责。

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精英。

而精英阶层会牢牢守住自己的地盘。

他们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接受精英教育,传承精英人脉,守住精英家产,继承精英传统,轻易不会让普通人染指。

精英们需要的是大量的普通人,生生世世都无法跨越阶层,普通人一辈子最大的任务就是给精英抬轿子。

然后普通人生孩子。

普通人的孩子,给精英的孩子继续抬轿子。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然后,普通人卖命干活也有期限,最好别超过15年。

因为大多数人的体力巅峰也就是三十多岁左右,到后面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所以,到了35岁左右自动去死,这样还能省一笔退休金,给社会减轻负担。

普通人,从出生到死亡,宛如韭菜一般,一茬接着一茬,出生就是为了被收割。

(二)

很多普通人父母,一辈子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让孩子考上好大学。

他们觉得“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是孩子完美人生的开始。

孩子完美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孩子是一种投资品,虽然前期投入有点贵,但是,我们国人是非常讲究老后生活的。

只要老了之后能过的好,前面的人生再垃圾也无所谓。

一部分孩子,如父母所愿,考上了好大学。

父母以为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任务,等着孩子衣锦还乡,扬眉吐气。

而他们却不知道,时代变了。

那些仅仅是有一张大学文凭(甚至不是重点大学)的年轻人:

在大城市,没有资本,没有背景,找工作必须海投简历,忍耐着公司对自己挑三拣四。

很简单的道理:

应聘的人多,但是工作岗位不多啊!

很多年轻人畏惧这充满硝烟味的职场,想去考编考研。

回头一看,考编考研也变成了,不亚于社会求职的修罗场!

前是狼,后是虎。

年轻人哪有更好的选择,他们只能在“差的”、“更差的”之间做选择。

上班要看老板的脸色;

租房要看房东的脸色;

在大城市,他们处于鄙视链的末端。

工资微薄,职场低微,租房子颠沛流离,生活成本高,一年到头根本攒不下什么钱。

这样一来,年轻人跟父母的矛盾就产生了。

面对自己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孩子,本以为送进大学顺利毕业之后,就是完美人生的开始。

没想到,等孩子工作之后等了好几年,仍然不见孩子的事业有什么起色。

反而经常跟父母伸手要钱,度过难关。

于是爸妈就失望了:

“为什么我们把你辛苦养大,大学也上了,你却还是无法回馈我们,反而还要啃老?”

另一方面,孩子也觉得委屈:

“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是现在不是那个‘努力就能获得回报’的时代啊!

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反而还要指责我不够努力?

为什么别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个好工作,而我却要海投简历跑断腿找个工作月薪三千?

为什么别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买房买车,而我的父母却只会追问我工作几年攒了多少钱?”

(三)

社会不断抛出以年龄抛弃人类的信号:

“30岁之后,如果做不到XXX就是失败的表现。”

“世界抛弃你的时候,不会说再见。”

每个年龄的人身后都像是有什么怪物在提着镰刀追逐。

每个人都在疲于奔命。

每个年龄段都被明码标价,说这个年龄你应该赚多少钱,你应该有多大的房子,你应该开着什么牌子的车,以及你应该有几个孩子。

然而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养活自己,就已经要竭尽全力。

讨论:

活在当今世界,你觉得压力大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