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不仅需要自身努力,还需要更多的运气
以前我相信人定胜天,现在我不得不服运气这个东西,科研更需要运气。
你能遇到一个好导师,拿到一个好课题,进课题组赶个好时候,这都得靠运气。
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实验室刚成立,如果没啥材料,那么刚来的不少硕士都要开始创建相应的基因材料,你刚创建好,还没深入研究机制,就该毕业了。这个材料可能就交给下届学生了。
这些一直创建材料的硕士可能有些最初对科研还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一直没机会深入研究机制,将心力和精力耗费到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而丧失了兴趣,硕士毕业就走人了。而新来的下届学生拿到材料,直接用1-2年研究机制,还小有成果,人家原本可能对科研不感兴趣,但机制验证得比较顺利,做着做着就来了兴趣,就读了博,成了大佬。你会成为前者还是后者?全凭运气!!!
还有一种情况,老师挑了几个基因,让你们几个分别去做不同的基因,有个同学做的基因表型很明显,你吭哧吭哧做了好几年,结果基因没啥表型。这明明是基因的问题,但你没做出成果,就衬得很菜。那个验证出表型的同学,可能想继续搞下去,就读了博。拿到好基因还是坏基因,也靠运气。
以上想法,主要是因为我今天听了一个大佬的成果报告,他在PPT汇报过程中展示了课题组多个女博士学生的优秀成果,但没有一个男学生。能遇上一位很棒的女导师也是三生有幸,有时候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汇报结束,有老师笑着问:课题组没男生嘛?那个大佬笑着说道:课题组也有好几个男生,主要让他们做大田实验了。
结果:做大田的男博士学生可能做不出像做分子实验女博士那样的成果。同样是在一个大佬课题组,因为体力差异的原因,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的发展方向。他课题组的女博士有拿得出手的文章,更容易进高校当老师,而男生就不一定了。这其实也算是他课题组女生的运气。
因此,你能否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不仅仅靠你的努力,更多的是靠你的运气。在读硕士的头2年,如果运气好,有个好课题,导师也可以,就可能接着往下走了。运气不好,读完硕士,科研生涯就结束了。
再补充一下,我身边不乏有很努力的人,人家早8晚11,有保研过来的,还有学硕前几名,还有本科就是华农的,但因为课题等其他无法把控的因素,迟迟出不来成果,就衬得很菜。我觉得,这些同学很优秀,很努力,差就差在运气上。
就如OLAY“科学有她”青年女科学家助力计划,无惧前行一样,里面有句话叫:“When she sees it, she can be it.愿科学路上的启明星,照亮无惧前行的你” 我觉得这句话讲的非常好。元芳你怎么看?
最后,分享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的一句话:「我希望,这将给那些愿意踏上科学道路的年轻女孩们传递积极的信息,向她们表明,女性科学工作者也能通过她们进行的研究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