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们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们步入校园,一草一木、一块学习园地都对他们有教育意义,细节上马虎不得。
新学期开始了,学生们领了新书迫不及待地就想翻阅,很多对语文学习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先翻开语文书,看一看目录,找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标题,就津津有味地读起课文来。
家长也想看一看学生现在的课本中,还有没有自己小时候学过的内容呢,一位家长翻开了孩子的小学课本,当看到《刘胡兰》这篇课文时,感受到了自己之前学习的影子,但是仔细读课文,却发现了一个“漏洞”。
变味了!《刘胡兰》课本“给你100块钱”被吐槽,改动的意义在哪
像这类必要的课文,很多80、90后的教材中都会有,几乎是教材中雷打不动的内容,学生学习的时候,通过老师的讲解,感知到了那个时代的不易,心中爱国的种子也在逐渐萌芽。
但是这样的课文曾经被“擦除”了一段时间,原因就是有些专家觉得,学生年龄很小,不适合学习这些内容,担心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后来被人吐槽,课文又回归了。
这位家长发现《刘胡兰》这篇课文,其中有一句话变味了,原本的句子是“给你一百银元”,如今学生的课本上改成了“给你一百块钱”。这两种说法确实可以明显感觉到所处时代的不同。
于是《刘胡兰》课本“给你100块钱”被吐槽,有的网友认为也许这样的说法只是口语化的表达,为的是学生能通俗易懂,但也有不少人反驳:改动的意义在哪?现在的100块钱和以前的一百块银元是一个概念吗?
这位网友直言:如果都为了通俗易懂,那直接把文言文也换成白话文吧,把几匹布改成多少厘米,这样学生学起来顺手多了。笔者觉得,如果是日常喜欢阅读,了解历史的同学,很快就能发现这样的细节问题,也许就会疑惑不解。
但有些同学,他们不知道相关的知识,就会觉得自己生活中100块钱并不能买到多少东西,要是换自己也会不屑一顾,这样就曲解了文章的主旨,对历史人物产生错误的认知,这就让一篇影响深远的课文和人物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教材编写虽然要与时俱进,但“不合理”的改动不该出现
这篇课文出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从小就了解先辈的英勇事迹,树立起正确的爱国情怀,如果因为当时的描述和现在人们的用语习惯不同就改成如今的语言,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
也许教材的编写者当初也是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但忘了一个事实,如果此处的知识点不被提及,学生可能要等到上了初中才会接触到关于“银元”的知识。
因为怕被带坏就不学,因为担心难以理解就直接改掉句子,这对学生的成长,其实影响更大,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看题材,也要看内容,该改动的地方可以改,改得要是不合理,也别埋怨家长总是“挑毛病”,教育要的是精益求精。
当书本出现争议点,学生第一个发现,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引导?
先要对书中存在争议的地方进行细致地了解,不知全貌,未予置评,老师和家长可以先看一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真的存在不合理之处,了解清楚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引导。
之后跟学生解释问题出现的原因,学生成长在新时代之中,对于过去的历史和一些知识不甚了解,家长可以通过古今对比,举出例子来帮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学生会一知半解。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课文中的人物和事迹的选择是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如果存在表述不当的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文章主旨上,不必过度地去咬文嚼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学习到了知识,爱国精神得到进一步地培养。
笔者寄语:家长觉得课本变味了,吐槽课文中的内容改动,这样有争议的东西应该引起教材编写者的注意,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教材的事情不是小事,学生的教育也得重视,如果一开始编写者就严谨、认真,也省去了后面重新改动、印刷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