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快20年的书,好不容易拿到硕士文凭,却不工作在家全职备考公务员,这让许多人不理解。
拥有硕士文凭的小徐,当年毕业的时候签了一家私人单位,但干得非常不顺心,于是横下心辞去工作,在家看书复习,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刚开始父母不支持他的决定,觉得没必要辞掉工作,后来被他说服了,认同了他的选择,不过表示只能提供生活上的支持,且最多支持一年。如果一年以后还考不上公务员,就要自己找工作养活自己。
1)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据《202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率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考公、考编等途径的毕业生越来越多。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高达212.3万,首次破200万;2022届高校毕业生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占比为17.57%,较2021届增长了0.73个百分点。
在不少知名高校,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也渐渐成为趋势。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46.1%。
但硕士毕业不工作专职考研,还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前文提到的小徐,就面临2个问题,压力很大。
第一个问题是来自亲朋好友的质疑。大家想想,一个硕士,依靠父母的资助,在家看书考试,会让许多人感觉“不舒服”。不仅考生个人会面临亲朋好友的质疑,考生的家长也会面临人们的质疑。甚至,小徐会成为街坊邻居的“反面教材”,邻居们在茶余饭后聊天的时候,会嘲笑小徐的学习经历,可能还会给他贴上“死读书,把脑子读坏了”“高分低能”等标签。
第二个问题是备考很难找到抓手。公务员考试和其他类型的考试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常识判断能力、言语理解能力、数量关系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没有指定的参考书,不是说努力学习就能考出好成绩,要看个人有没有相应的悟性。如果在备考的时候找不到抓手,复习过程就会凌乱不堪,形不成系统,很难考出好成绩。
2)
做出“不工作备考公务员”这个决定相当不容易,好在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这样很多事情就有了商量的余地。不过,能不能考上公务员,关键在个人。
首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
全职备考,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可以通过父母的支持得到解决,可是心理上的压力就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化解了。
备考期间,难免会有亲朋好友表示“关心”,我们不要太在意这种“关心”,而是应该跟平常一样,心平气和地回复一下,然后继续投入到复习中。与此同时,我们要学会转移自己的负面情绪,心态不好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去户外散散步,看一部喜剧电影等等。
考公务员是一个漫长过程,不少人从备考到考上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既然是考试,就肯定要追求高分、追求好的学习方法。然而公务员考试没有公认的适合所有人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网络上有许多备考材料,我们可以参考,但不要照搬执行。另外,学习方法的摸索需要经验,每次公务员考试的失利,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
第三,在选择报考岗位时可以适当降低一下标准
有些考生报考公务员,只选择国家级单位和省级单位,实在专业不合适,才勉强选择市级单位。众所周知,越是高级别单位的公务员岗位,越难考上,因此我们真的没有必要非得给自己定这么高的标准,县区一级的公务员岗位是可以报考的。相当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在县区一级的公务员岗位上工作着,他们中有许多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事实上,公务员考试的难,不是难在考试内容,而是难在竞争太激烈。你努力复习,好不容易考出了高分,但竞争对手考的分数更高。所以有人说公务员考试需要运气,意思就是报考的岗位没有厉害的对手报考,自己比较容易胜出。
但话讲回来,能工作还是尽量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是公考生的“常态”,这样不至于有很大的压力。
今日话题:你理解“硕士不工作专职考公务员”这种行为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