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9年制义务教育再到各大高校的扩招,每一步都体现出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20世纪末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他们的才能出众,学习刻苦,这样的人才无论走到哪都会被企业抢着要,但时至今日,遍地都是大学生,在大学学历如此普遍的情况下,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此了,为了让自己的学历有所提升,很多人都走上了考研之路。
尽管大学生的数量极其之多,但大学也是分好坏的,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水平都很平庸,像是清华和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自然是个例外。
除了清华北大这两所顶尖学府以外,接下来就该是国家评定的985和211院校了,在此之后还有双一流院校以及某个专业超强的学院等等。
几乎所有人都坚定地相信,能够毕业于985和211院校的学生都是社会中的顶尖人才,只要毕了业,他们就能进入企业,进而变成社会栋梁,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倒也未必,很多名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仍要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这是独属于他们的困境。
网络上有群人自称985five,谐音便是985废物,这个名字属于调侃性的自嘲,其中的成员全都是名校的毕业生。由于大家所面临的困境都是相似的,所以彼此常常抱团取暖,互相倾诉着自己的委屈和难过。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就读于名校已经享受到了国家顶尖的教育资源,既然师资力量,教育环境,平台的大小都已经是最佳的状态了,他们为何还会压力重重?
事实上,我们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985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他们为了获得一个满意的工作不惜争破脑袋,不可否认,的确有些人幸运地获得了不错的岗位,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仍纠结迷茫,不知往何处前进。
我们数万天才的困境,从天之骄子沦为父母的“累赘”,原因是什么。
这些孩子毕业之前,常常是父母眼中最为荣耀的存在,他们是天之骄子,从小就接受了无数的赞扬,老师认可,同学信赖,旁人羡慕,可以肯定的说,在找工作之前,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向来是十分满意的,毕竟与其他人相比,这样的顺利绝对算得上是人生赢家。
可就在毕业之后,过往的一切想法都被摧毁了,他们发现自己原来不是天之骄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自己优秀的人到处都是,不仅如此,他们还渐渐意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考得好,学校好与能力好这件事并不划等号。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认为社会上存在太多高分低能的人,有些学生只会考试和学习,他们的全部才能都依赖于应试教育,一旦脱离了考试的环境,他们就会暴露出原本的面目,从而展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差以及能力低的现实情况。
但有些人对此持有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成绩高本身就证明了学习能力强,而学习能力强则代表着学什么都能学得快、学得好。
步入职场同样需要学习,这种能力不恰恰与上学时的学习能力息息相关吗?
社会上不乏有高分低能的人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难以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能考上好学校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多数的人。
既然已经拥有了这么好的一块敲门砖,那一定要好好的将其利用起来。若想提升核心竞争力,那就必须要把大学生活填充的丰富多彩。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能力不高,主要是因为他们荒废了太多的机会,明明可以制定长远的计划,却偏偏蹉跎岁月。
名校毕业生对自己不满意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差距过大。
希金斯曾提出自我差距理论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人们普遍认为名校毕业生学历高,起点高,理应幸福与满足,但一个人是否幸福其实取决于他这三个自我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小,幸福感也就越强。
但若是一个人的实际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差距过远,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其实幸福与否全看自己的选择,只有满意当下生活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