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的老师诚然有趣,但这也并不是一名好老师的必要条件
最近有网友发现,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胡金牛教授的简历写得“有点意思”,他在个人简介、研究方向、教学经历等内容里还加有自嘲的文字。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胡教授做自己的互联网嘴替。
他那些风趣的言语应该是专门加在括号里的。比如,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开展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研究(主要是当时找不到工作);研究生课程原子核结构(经常因为选课人少而停课);机器学习在原子核结构中的应用(目前火的一塌糊涂,其实都是为了生存^ _ ^)……
有人说这是胡金牛教授本人在自谦,是一种高级凡尔赛,我倒觉得这些未必全是语言游戏。
胡教授的描述,其实也符合我们对学术生涯的认知,哪有那么多高光时刻,不过是百般辛勤耕耘中才收获一星半点,这当中还夹杂着生活压力的挤压。他把简历祛魅,还原成了更贴近生活本真的形态:有成就也有“苟且”,虽艰辛但仍努力着。
这样的简历能走红,也存在某种社会情绪的大背景。就好像前段“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热搜,人们已经见惯甚至厌倦了某些专家学者一本正经、大言不惭地说着远离地气、冠冕堂皇的话语,也看透了一些某些专家极尽自我修饰、把简历写得炫目无比的“技巧”。故而当胡教授的简历一出现,就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清新与幽默,人们很欢迎这样从容、质朴的学者姿态。
可贵的是,南开大学也表示,这是教师自己写的,学校不会干涉。这无疑也给了教授自我表达的空间,也促成了社会的围观与期待。也无怪乎网友还发现了南开另一位简历写得非常有趣的教授——陈璟。
陈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教授最自豪的是能在30岁之前出了趟国逛逛,读完了书,还顺便拿到了一些文凭;介绍研究方向时,教授应该拿不到诺奖,所以只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物理漂亮、数学简单的那种)……这种自由度,保留了学者的性情,让学者充分地自我书写,也给了社会观察学者风貌的窗口。
不过,自嘲的老师诚然有趣,但这也并不是一名好老师的必要条件。人们喜欢这种幽默,但也没必要投射过多的想象,为某一种个人风格赋予极大的赞美,似乎这就是学者应然的样子。个人的天性、禀赋都不相同,学者的面貌当然也是多元的,也没必要把某一种风格和学者风骨甚至学术成就简单划上等号。
这让我想起沈从文,他是一个非常拘谨乃至有些木讷的老师。第一次登台授课,慕名前来听课的学生很多,他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先在讲堂上呆站了10分钟。沈从文的课堂讲授,当然没有那种潇洒姿态,但想必人们不会就此认定沈从文的成就不高。
老师各有特色、学术各有千秋,这或许才是一个理想的学术生态。我们欢迎胡教授的自嘲与幽默,也欢迎任何其他的风格。不苟言笑、惜字如金都没什么问题,只要足够的诚恳、踏实,有真材实料,相信也会赢得由衷的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