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理解能力来源于思考,一个人不仅需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需要懂得“为什么不这样”。思考最基本的方法来源于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总结,并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多思考一下老师授课时会提到的那些方法,并试着总结。比如老师讲解一道题目会给出相应的解题思路,那么你自己总结成这道题的解题思路,那你自然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步骤了。举个栗子:老师会讲用数学方法证明一个数是否为自然数,那么如果你自己发现了数是有理数的话自然就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了。而如果你自己发现的数是无理数,那自然就不会解了。
我认为思考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是无法掌握这些知识的,至少是无法应用他们的知识所建立的学习系统,因为只有知道知识之间如何联系才会让学习变得很有意义,而不是看似无用的死知识。记忆,联系,推理。记得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大意如下:大学生都是有点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但是缺乏思考能力,所以需要老师对于题目给出特定的思路、方向、步骤,去推导出一套可行的思路和方法,让他自己思考,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这道题而随意做题,这样子效率非常低个人认为理解能力来源于反复思考对于一个问题的认知(不仅仅是知识)的过程。不单是数学,很多知识,都要经过理解才能学习,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反复思考,否则接下来怎么记住都是一堆浆糊。比如说,我很想知道某个人长得怎么样,但是因为没有见过,所以不能用我的认知去解释这人长得怎么样,一定需要见到才能用我的认知去解释他长得怎么样。但是如果这个人特别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是单纯理解就能解释的。我是学习新的学科,需要先理解这个学科的教材。
有时候还需要通过教材来帮助我理解我想理解的内容。大学的课程很多,不能死记硬背,不然学不下去,也会影响你的逻辑思维。比如做数学辅导教材,光光听了,还是不会推导,没法做题。而做题也不是死记硬背,也需要总结一些规律,总体来说和其他学科是差不多的。理解老师教你的内容,其实跟理解这个学科没啥关系,不过这个学科的知识太多了,先学会理解别人教你的内容才能去理解其他内容,比如数学课程,如果是小学阶段,你不理解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数学里的内容只是很小的一块,是为逻辑思维提供一些思维的方法论,不是为你的创造思维提供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