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当全国上下陷于非典的恐慌之中,他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七年后,一场和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悄无声息从武汉开始蔓延,84岁的他临危受命,冲在最前线,给全国人民吃了一剂定心丸。
他就是钟南山,一个被外国导师苦苦挽留,却坚持回到祖国的人,只因为他坚信,祖国需要他。
一、历经磨难,不忘学医初心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和病毒学专家,对我国医学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位医学专家。
每次钟南山父亲下班回家后,总有人来到家里找父亲看病。从小,钟南山就这样耳濡目染,明白了行医救人的神圣性,更坚定了自己学医的决心。
长大后的钟南山,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医学院学习医学。在校学习期间,他十分努力,后因成绩优异得以留校,从事教学工作。
此时的他,满怀理想,一心想着成就一份事业,为国家和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
然而,在一段特殊的时期里,父母接连遭遇不公平待遇,钟南山自己也遭到牵连。那是个仇恨知识分子的年代,他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侮辱,选择了自尽。
还来不及为母亲的离世伤心,钟南山就不得不停止医学工作,成为一名锅炉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铁锹铲起煤炭,再扔进炉膛里。
锅炉温度很高,铲煤炭更是一项体力活。对于钟南山而言,他的手本是治病救人的手,他曾接受国内外最好的医学配养,可此时,却不得不待在乡下,做着锅炉工的工作。
但他从不抱怨,也没有叫过苦。
他心里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开始自己的医学事业。
二、父亲教导,公费留学
多年以后,钟南山终于可以回家了。此时的父亲,早已没有了工作,退休在家。
父子久别重逢,并没有矫情的问候寒暄,相反的,回到家,钟南山就被父亲教训了一顿。
那段时间,钟南山的父亲,总是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担忧。当时的钟南山,还不明白父亲眼中的忧虑,终于,在两人一次欲言又止的交谈中,钟南山明白,原来父亲是担忧自己的儿子,如今已经36岁,却还一事无成。
这件事过后,钟南山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毅然决然,再次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多年后,钟南山回首往昔,说过这样的话:
“我的医学事业,是从36岁开始的。”
因为,他明白父亲苦心的那年,刚好三十六岁。
钟南山说,自己的父亲总是对他说:“只要能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父亲去世前,还在和他讨论着医学方面的问题。
正如钟南山笔记里写的:“父亲对我的批评,其实是‘爱之切’,故‘苛之深’。”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钟南山更坚定自己学医的信念。后来,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爱丁堡大学的资格,前往英国进一步学习医学。
由于中国医生的资格,不被英国法律所承认,所以,学校将钟南山两年的留学时间,压缩为八个月。
如此的待遇更加激励着钟南山,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为国家争光。后来的日子里,他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学习两年的资格,更获得了同行的尊重。
三、拒绝导师挽留,毅然回国
两年的学习结束后,钟南山决定回国工作。他的导师不想失去如此的医学人才,便一再苦苦挽留。
但是他已经下了决心回国,便拒绝了留下的请求。
他对导师说:“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就这样,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开始贡献的自己的力量。
2003年非典,钟南山已经67岁了。在这个年纪,许多人早已退休,安享晚年,而他却临危受命,冲在医疗的最前线,救死扶伤,稳定民心。
钟南山常说,父亲从小教育自己,要讲实话、讲真话,这是他一生的追求。
非典时期,有重要的三点:病原体和衣原体之争、治疗方法、疫情判断。如果这三点出了没有控制好,全国的非典疫情局面就会十分严峻。幸运的是,在钟南山的带领下,中国走出了非典的阴霾。
今年,84岁的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担起重任。他告诫人们不要到武汉去,自己连夜赶赴武汉,做了最美的逆行者,走在疫情的最前线。
正是因为有了钟南山这样的国家脊梁,中国才能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大国风采,他担得起“国士无双”,也担得起全国人民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