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正在上初二的刘源,突然收到了两位学长送来的一封信,他们将这封信郑重地交给刘源,希望他能将这封信,悄悄带给他的父亲——刘少奇。
这封信的内容,主要在说废除高考制度。由于内容很重要,刘源回到家之后,便悄悄将信放在了父亲的书房里。
没几天,这封信的内容,便被刊载在了《人民日报》上。
邓小平和刘少奇
但令刘源没有想到的是,十一年之后,又是自己给领导人递上了一封信,只不过这次信的内容,却与上一次截然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年后,刘源致信的对象还是邓小平。
那么,这封信里究竟写了什么呢?
两封信的送出
1966年,刘源还只是北京四中的初二学生,在学长的恳切请求下,他把那封要求废除高考的信,放到了父亲的书桌上。
1977年,已不再上学、在起重机厂做铆焊工的刘源,重新拾起笔,给主持恢复高考工作的邓小平,写下人生中的第二封信。
那年的夏天,邓小平恢复已经废除十几年的高考制度,给各地的学生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
恢复高考的消息立刻传到了全国各地,刘源所在的起重机厂,自然也收到了同样的文件要求。得知能够重新回到校园,刘源激动不已。
他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通读了相关的文件,希望没有限制条件,能够顺利地报考,在得知符合报考条件之后,刘源迅速地进行了报考。
刘源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这是一次留给自己的机会!但很快,现实便狠狠地给他一个打击。
刘源没能成功报名,他的报名被厂里的组织退了回来,退回的理由是他已经超龄,不符合报考的条件。
那时候,刘源已经有26岁了,非正式的传达里,恰好有“最好25岁以下”一说。
可邓小平对此也给出了一项特殊规定,那就是实践经验丰富或者有专长的人,报考的年龄可以放宽到三十岁。
于是他辗转几个人,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内容并不长,就一页纸,写得也不官方,像之前一样,刘源仍然使用了“小平叔叔”这个称呼。
在信里他自报家门,首先表明自己是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接着便提到自己已听说今年恢复高考,也想报考但却因为年龄原因被退回的事情,并直言:
“我是符合招生简章的!考不考得上是一回事,能不能考又是另一回事。”
写完之后,刘源便将这封信寄了出去。实际上,这封信到底能不能到邓小平的手里,刘源心里根本没有把握。
毕竟两人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过了,或许当时的刘源,只是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十几天过去了,就在刘源以为肯定没有希望的时候,厂教育处发来了通知,工作人员告诉他,自己可以报考了。
实际上直到晚年,刘源也并不清楚这封信,到底是怎么到达邓小平同志手里的。
他只知道,邓小平当时是批给了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吴德,吴德再批转给当时北京市负责高招的同志,最后是厂教育处通知的自己。
唯一与之相关的信息,就是在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三年,也就是1979年,刘源的母亲王光美,曾和邓小平会过面。
在和邓小平交谈的过程中,王光美自然提到了已在北京师范学院学习的儿子刘源,和前年那封辗转几次的书信。
但邓小平对此,没有多谈,只是微笑着听对方讲话。
在离1977年高考只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刘源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考号,走进了北京的考场。
刘源报考了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和北京师范学院(今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系。
考试结果出来之后,他的分数竟同时达到了两所学校的投档线,但作为第一志愿的北大并没有录取刘源。
反而是第二志愿北京师范学院,仅仅从体质方面对刘源提出了要求,负责人对曾经因肝炎休养的刘源,提出一个要求,只要“体检合格就能上学”。
历史系招生老师周兴旺,带着刘源到同仁医院,对他进行了一场仅有一人的特殊体检。体检合格之后,刘源最终还是获得了北京师范学院的录取资格。
这场起点公平的高考,给了刘源一个转变命运的机会,对当时初二辍学、已经是二十六岁的大龄考生刘源来说,是极大的振奋和鼓舞。
恢复高考
刘源是恢复高考制度下的众多受益者之一,听上去振奋人心,但实际的高考恢复过程,却并不容易。
1977年,邓小平在北京召开了为期5天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与在会的30多名专家学者,一起讨论了接下来的教育问题。
在会上,武汉大学的一名副教授率先开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大力推荐将今年的高考形式更改为考试入学,听了他的一番话,在会的专家们纷纷表示了支持。
邓小平对此也非常支持,在极短的时间里,他便有了一个想法,既然如今的招生方式已经不适宜,那为什么不能重新恢复高考制度呢?
他明白不合理的招生制度,会对学生有着多大的影响,况且如今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如果有挽救的机会,必须要牢牢抓住。
在会的专家们,听到邓小平已经做出恢复高考的决定,内心都非常激动,与会现场立即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会议结束之后,教育部立即报送了关于推迟招生的报告,1977年的考生,成为“唯一一届冬天考试,次年二月底入学”的学生。
有了恢复高考的大政方针,下一步便是制定详细的招生规划,为此中央召开了为期44天的招生工作会议,最终形成了一份招生意见。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新闻传遍了大街小巷,这则新闻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激动,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考虑到已经11年没有进行高考,民众对于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邓小平规定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无论你是农民、是上山下乡的青年,还是应届的高中生,都可以参加考试。
十月出新闻,二个月之后就要迎来高考,这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这并没有影响报考生的热情和求知欲。
在当年的情况下,竟有五百七十多万的人进行了报考,准备过程中很多中学都会利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进行高考前的辅导。
一到这个时候,教室内外都会挤满了前来学习的学生,不止教室过道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连教室周围都站满了,一时间全国都兴起了读书复习的热潮。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报考的考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命题人也在紧张的筹备着新高考的举行。
首先便是关于出题,上一次的高考已经是在十年前,突然恢复高考,短短的时间内根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但无论如何题目都必须按时出,为此教育部决定各省可以进行自主命题,参考1975年的编写教材,考虑到大多数考生都没有完整学完高中课程,命题的难度把握在初中水平。
题目出好之后,先由命题组的人做一遍,防止出现错误,没有问题之后,经过十几轮的校对之后,再进行分发印刷。
然而此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当年临时决定恢复高考,报考的人数空前增加,教育部根本没有准备足够的印刷纸。
一般来说,纸张的需求都需要提前进行报备,然后由中央进行调拨,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流程走下来,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没有足够的印刷纸,就没有足够的试卷,那到时候试卷要怎么分发呢?无论如何考虑,都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
教育部十分困扰,最终决定上报给中央决定。
邓小平得知后,认为此次高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顺利进行,于是决定先暂缓《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印刷,将这批纸张调拨到高考卷印刷上去。
试卷顺利被印刷出来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高考试卷的保密工作。
据当年参与命题的命题组人员回忆,当年接到命题任务之后,他们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远离市区,与世隔绝,直到高考结束之后才能出来。
正是前期紧锣密鼓的准备,1977年12月5日,570万
年龄参差不齐的青年
考生,才得以拿着自己的准考证,顺利进入了考场,完成了这场盛大而正规的考试。
受益之广
在当时的年代下,考上大学,等于命运得到改变。据当年吉林省监考的裴先生表示:
“当时没有一个打小抄的。考试结束后,也没有一个说话的,大家都带着神圣的表情离开考场。”
但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就拿77年和78年两年来看,这两年作为恢复高考的前两年,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将近1180万,但最终只录取了不到68万人。
受益人除了当时给邓小平写信的刘源,还有很多我们如今熟知的众多领导人。
第一位便是如今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李克强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背景下的第一届考生,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安徽凤阳县下乡。
据凤阳县的村民回忆,当年的李克强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爱看书,虽然不爱和人讲话,但无论干什么手里都会拿着一本书。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李克强内心非常激动,开始紧张地准备起即将到来的高考。
那时候,李克强白天还必须干活,只有晚上才有空闲时间看书,经常会熬夜复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
有一次,李克强像往常一样,在给别人家里烧火的时候看书,因为看得太过入迷,灶子里的火全都熄灭了,他自己却毫无所知。
之后填报志愿,李克强并没有首先填写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学,他的第一志愿是安徽的一所师范学校。
高考结束后,他的成绩非常的优秀,所以即使第一志愿不是北大,但作为拥有优先招生权的高校,北京大学还是将李克强录取到了学校,让他进入法律系就读。
另一位受益人,就是现任的外交部部长王毅。
1977年,24岁的王毅,和其他应届考生一样,顺利进入了考场。
但在此之前,王毅差一点便因为年龄不合格,被踢出考生队伍,因为在1977年的招生文件中曾有过规定,考生的年龄不能超过25岁。
在恢复高考的时候,王毅正在黑龙江做知青。
对于这些上山下乡的知青,邓小平有着特殊的规定,他明确表示,要尽可能地把那些自学水平高的青年招回来。
邓小平认为,这一批的考生一定会是中国接下来几十年的强大助力,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很多这个阶段的知青在后来都成了肱骨人才。
作为“大龄考生”之一的王毅,通过高考顺利进入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那时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常常会有很大的年龄差,就拿王毅来说,在他的班上最小的同学,比他的年龄就整整小了7岁。
正是邓小平的特殊规定,才使得这样一批人才没有流失,作为外交部的一员,王毅为今日的中国外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结语
一场历久弥新的改革,一次恢复高考的决定,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一步一步铺好了这条高考之路。
1979年,邓小平在黄山与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合影
时至今日,中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仍在享受着这项伟大决策所带来的便捷与公平,邓小平值得我们永远悼念!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