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课程有两条路,一条是六十分万岁。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这学期的课完全不用听,到考试周的前半个月,通过写往年的卷纸,背老师画的重点等等方式,基本上一门课花两天时间就可以过关。
另一条路就是卷绩点,每门课争取满分。
这就需要你每节课认真听讲,因为老师带着你学习,你可以学到他的考点和重点,到复习的时候也可以分出轻重缓急,先重点,有时间再复习其他。
2
大学的课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文科,当然我现在是偏见嘛,我想的是高中的文科可能主要就是背很多东西,但是理科可能比如说物理和数学都注重逻辑思维,硬背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很高的分数。
但是在大学里就成绩而言,那不管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是众生平等的。
如果想要有一个好的成绩就要学会背诵,他并不需要你去思考,只需要你去记住。
前几天遇到一个大二的地质专业的一个学弟,他向我吐槽说他们的专业大一的时候还有几门课需要动脑子想,但是这学期的课比如矿物学啥的都完全需要背一整本书。这学期的课完全不需要动脑,全都是背诵,他很失望。
我告诉他这是正常的,我们信息工程专业也是期末主要任务就是背诵,并不注重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大学的课程,我其实是比较鼓励“混”。
混这个词听起来不好听,但其实是挺明智的一种方式,如果你知道你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话。
比如,如果你只是想本科毕业以后就去找一个工作上班,这样的话你的理论成绩其实没那么重要,更加重要的是你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的技能的高低,这次公司更加看重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在这些课上你不花很多精力,只求过关,你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技能上面,就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就算是你想要搞科研,实际上很多课程并没有用处,基本上是完全用不到,你也可以不用那么认真地学习,因为本来很多培养方案都不是特别合理,许多课程已经跟不上时代。
但是对于想要保研或者需要很高成绩的同学,那就需要好好学,考一个好成绩。
4
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课程安排可能实在是太多了。
大学里,很多老师上课不用课本,而是PPT,有时完全不按教材讲,但是教材你还得买。
有的时候老师不给你PPT,有的时候给你PPT但是质量不高,不像教材这样经过时间的检验。
如果没好好听课,你自己看PPT会感觉逻辑没那么清晰,因为老师上课会讲不在PPT上的内容。
而且,PPT就是老师高度总结概括的,你只看ppt的话,完全不懂离原理。
但是老师考试也只是考ppt上的内容,相当于,你只用学很少,完全把PPT背下来,完全不求甚解,也可以考一个很高的分数。
现在的大学的期末考试,老师还会在最后一节课划重点,这个时候,你考试的压力,会小很多。
所以我在思考,到底大学是为了考试过关,还是真正为了学到东西。
很多人都在说,大学要真的学到东西,只能靠自学,老师教给你的只是皮毛。
老师的作用只是给你引领一下方向,真正的深入研究,真正的学习,只能靠自己。
所以有时候一学期,五六门专业课,有的时候自己想好好学,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
通过最后的两周高强度复习,也可以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就是感觉,一学期过得很虚幻。
我是小玛德,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