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青秀区一所所中小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立10个学区、2个教育集团,开设30个“名师工作坊”,坚持“建一所优一所、办一所优一所”,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义务教育面貌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教学等方面都有哪些新变化?今后青秀区还将有哪些新学校建设规划?我们一起来了解。
从无到有
学校增多,学位增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0年间青秀区人口逐渐增加,城区教育配套需求不断增加。对此,在城市建设整体推进过程中,青秀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先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新建扩建学校,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遗余力推动教育建设和发展。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一批学校从无到有、星罗棋布,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教育资源配套。
近年来,青秀区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时期,分别建成投入使用了南宁市玉兰路小学、南宁市月湾路小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南宁市盘古路幼儿园、南宁市青秀区第一初级中学等25所新学校,新增学位21810个;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路中学(南宁市青秀区第二初级中学)、南宁市桂雅路小学二期工程、南宁市第四幼儿园柳园分园、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佛子岭分园4所新学校,新增学位4020个,有效补充了凤岭北、东盟商务区及柳沙三个片区的学位,有效缓解了就近入学压力。新建学校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从有到优
设备配备高、新、齐
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中心学校是一所拥有10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从粉笔黑板到希沃电子白板,用崭新的仪器设备替代了传统教学方式,成功使城乡教育开始融通,打破了教室之间的围墙限制,为学生打开了探索知识的另一扇窗。
“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时的专注度。比如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数学课画图解题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学校还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为每一个学科配备了高标准的教学设备。”刘圩镇中心学校教学副校长李宏璐介绍,以前对于乡村学校来说,老师就只有一本课本、一本教案、一块小黑板给学生们讲课,但随着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老师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上更多的教学资源给孩子们上课,更能通俗易懂地给学生讲课。同时还安装了互动课堂的设备,能够实现多地、不同学生、不同班级同步上课。“比如说,市区某个班级跟我们这里的学生同时上一节课,可以实现一个老师,同时上好几个班的课,上课效果也很好,让农村孩子不用出校门,就能够听到城里优秀老师上的课。”李宏璐说道。
此外,青秀区教育系统聚焦各中小学校园生活环境与设施建设,让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刘圩镇中心学校副校长李德壮介绍,以前教学楼和老师宿舍都是瓦房、平房,2011年开始大规模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崭新的二校区投入使用,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二校区是一个全新的校区,建了一栋总长116米、5层的教学综合楼,运动场等都很完善。此外,在二校区还建了一栋学生宿舍楼,热水全覆盖,能够满足所有住校学生的住宿需求。
从优到精
教学设施更加现代化
南宁市越秀路小学德育副主任麦茵茵从2012年起就在学校从事音乐教育教学,10年间她见证了学校的一路成长和变化。“10年前学校基础设施就基本齐备。10年间学校一路阔步前行,教学设施更加现代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走进校园,“梦源大道”展示的学生原创童谣活泼有趣;“越仔、秀妮迎客园”用爱与真诚迎接师生和八方来客;科普劳动实践基地“童秀坊”六大园区精致大气;寓意“上善若水”的“曲·秀园”时常能见到孩子吟诗、博弈……
“以前学校使用的是普通教室和办公楼,后来逐渐配备了计算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舞蹈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馆、塑胶运动场、室内文体馆等,各种功能场室配备完善。”麦茵茵称,例如刚开始的时候只在教室里上音乐课,后来有了音乐教室和舞蹈教室,音乐教室装饰了许多音符等与音乐密切相关元素,为孩子们营造了温馨的音乐学习氛围,相较于之前在普通教室上课时,温馨的学习氛围、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使得学生们上课时更加投入、更加具有激情,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在先进教学设备的支持下,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更加丰富了。“以前教学更多是以听音乐、教唱歌谱为主,现在有了音乐教室和舞蹈室,我们通过一些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游戏环节也比以前多多了。”麦茵茵介绍。
名师下沉
乡村课堂“活起来”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软环境,弥补乡村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现实,近年来,青秀区通过推进“名师工作坊”下沉乡镇,选派乡村教育振兴工作队、城市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乡村教师到市区优质学校跟班学习等方式,不断优化学区教师资源配置和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陆东旭是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青秀区初中语文陆东旭名师工作坊坊主。近日,他利用晚自习时间来到结对帮扶的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对当地九年级的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基础摸底,以便针对学生情况在中考冲刺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工作坊的成员都是骨干教师,很多都获得过全国赛课奖项。”陆东旭称,本学期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带优质课到帮扶学校,亲自给学生上示范课;二是加强与当地学校学科组的老师联系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帮助他们“造血”。
据了解,自2021年4月份“名师工作坊”挂牌以来,青秀区已开展30余场名师下沉乡村教研活动,与乡村教师、学生沟通交流,了解教师需要培训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课堂问题,了解教师自身发展潜在的需要,结合坊主研究方向及专长精准设计教研活动内容。下沉乡村教研活动内容涵盖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各学科课例示范、专题讲座、中考备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正做到让乡镇教研“动起来”,让乡镇学校课堂“活起来”。
蔡传香老师教学生作水墨画,描绘家乡美景。
此外,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青秀区从市区学校选派了52名教师组成8支乡村教育振兴工作队,覆盖青秀区辖区4个镇8所中小学校。蔡传香是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一名美术老师,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她来到南阳镇中心学校教当地学生美术。与往常的美术课不一样的是,蔡传香喜欢结合当地的人文风情进行教学,她把采风的所见所闻带到儿童彩墨画课堂上,通过课堂让孩子们熟悉自己的家乡文化,热爱家乡。
未来可期
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秋季学期,青秀区建成投入使用南宁市青秀区开泰路中学(南宁市青秀区第五初级中学)、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南路中学(南宁市青秀区第三初级中学)等4所新学校,新增学位约9000个。
下一步,青秀区将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凤岭中学等13个新建、改扩建项目,计划新增学位9600个。未来,青秀区将继续秉承“办一所,优一所”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和完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引进优秀教育人才,配优配强管理队伍,进一步满足青秀学子就近上好学的愿望,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青秀学子逐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