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乡镇本是公考“鄙视链底端”, 年轻人报考热度却上升, 理由很现实

追求稳定的生活或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不过从更本质上看,这也是人们在资源匮乏,或者对未来形势的期望值降低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比如,在以农业为主的时期,人们的思维模式往往趋向于固定的状态,挑战未知的事物,会充斥着风险。

但是工业文明崛起之后,人们的观念就发生着改变。特别是商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包括很多普通家庭的大学毕业生也会考虑创业。

但外在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相信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反而对于稳定生活的追求,可能比一些家长还执着,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内卷。连原本不受待见的岗位也很难考上。

乡镇本是公考“鄙视链底端”,为何报考热度在上升

有过公考经历的同学,可能都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考编别考乡下。这是很多过来人对于考生们的劝告。乡镇岗位因报考条件少,平均的录取门槛较低,一度成为中等生的偏爱。

但是,想要捡漏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往届生发现,在乡镇单位工作缺点也不少,而且体制内的岗位有一定的服务期,想要辞职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乡镇一度是公考中“鄙视链的底端”,通常学习水平确实很有限的大学生,才会考虑。可是,有人发现乡镇公务员的报考热度似乎越来越高。一些偏远省份的冷门岗位,竟然也可能出现几个名额有几百人争相报名的情况。

延伸一下,就连对应乡村学校的特岗教师,也有越来越多学历很高的毕业生报名。对于很多普通学生而言,考大学的意义就是走出去,原本不太受待见的乡镇为何开始回暖?

答案其实很现实,里面有多种原因结合,首先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10个人里一个人读大学,毕业后是精英。可八个人都读过大学,人才市场里就“消化”不了这么多了。

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谁也不想毕业后还跟初中学历的同学一样进场拧螺丝。但是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即使想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也会发现很难有对应的职业。

公务员考试里向来不乏985、211的学霸。尤其是这几年来,很多行业的不稳定因素,促使优秀学生更愿意考公。

那么,成绩不够出类拔萃的人,不得不转向门槛更低的乡镇单位。这就是“内卷”带来的效应,如果企业中的工资待遇和稳定程度继续下降,毕业生在考编上的内卷会进一步加速。

其次,乡镇的三不限岗位也是吸引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有些地区因为实在难招人,所以开出“学历只需大专,专业不限、户籍不限”的条件。

但别以为能在这类名额上轻松捡漏,实际上,恰恰是限制越少的报名人数可能就越多,竞争反而更加激烈。

最后,基于生存上的压力,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在乡镇工作和生活,不再执着于去城市。一个人努力的动力,是相信勤奋可以改变生活状态。、

但是倘若你在大城市安家,房价、交通成本、物业费等等都是后续的压力。乡镇虽然不繁华,可工作节奏没那么快,生活成本没那么高。有特殊津贴的话,工资也不比周边城市低。

在乡镇单位赚3千,在城市企业赚6千,你会如何选择

笔者记得之前看到一位网友在参加同学聚会之后,对比了对方在乡镇单位工作,和自己在城市普通企业上班的情况。

倘若换成你,会如何选择?有人认为,宁可在乡镇的体制内赚着3000的工资,也不去体制外。泥鳅也是鱼。

就算这类岗位在公考中处在“鄙视链”底部,依然有着吃公粮的优势。早八晚五准时下班,乡镇里本身没多大,不用像市内上班族那样,动不动花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家。

听着没那么风光,可实际上更容易平衡工作跟生活,有时间休息和放松。也有过来人提醒大学生,不要把乡镇公务员岗位看得那么简单。

就算看起来工作节奏不像城里那么快,流程没有那么严格,但是没有一点情商和办事能力,去乡镇工作反而压力更大。

这是因为那里更讲究排资论辈,尤其对于来自外地的大学生,刚入职的前几年,估计要经过比较艰难的时期。如何学会跟当地人沟通、学会跟领导相处,要比城里更复杂。

【话题】你会怎样选择?#我在百度学技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