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曾经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位逆商特别高的学生,这位同学当时参加高考的时候,成绩并不高,想要考上像样的大学几乎没有多大的希望。正在他自己都快绝望的时候,一棵“救命稻草”抛过来了——有个熟人对他说,只要交足够的钱,就是可以走“绿色通道”前往高校去学习,毕业后还能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
这位学生听完后欣喜若狂,这就好比溺水之人看到前面有根东西,不管是稻草还是其他东西,一律伸手去抓。这位同学对复读有着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于是他就去千万熟人介绍的高校就读。
他“考”上了用钱买来的“大学”之后,他与别的同学貌似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样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甚至同样可以拿到学生证和饭卡。在大学四年里,他并没有像其他大学生在高中毕业后直接“躺平”,而是选择把握大学里的黄金时光——考研上岸,司法考试顺利通过,但他却没办法顺利拿到司法考试的证书,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他的学籍是假的,他当初花钱所走的“绿色通道”充其量只是让他相当于“考上”了一所“野鸡大学”罢了,所以他在硕士研究生“上岸”之后再次“落水”,就因为他没有本科的学籍。我想,假如我是这个学生,我一定会崩溃,甚至会带上工具直接做了那个当初骗我的那个熟人。
但是这位同学并没有走极端,而是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重新参加自学考试,通过自学考试之后,他再次参加司法考试,法考顺利通过;他第二次考研,结果再一次上岸。这让我想起郑板桥写过的一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可以说,这是一个让罗翔老师都感到特别佩服的学生,其逆商方面的韧劲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很多时候和本身的学历、智商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并不是特别大。而另一种叫做逆商的东西,往往能直接决定这个人能否在某一条路上砥砺前行。这就好比挖井,有些人挖了很多井,但总是因为所挖的深度不够而挖不出水来,结果一直在埋怨每个地方都挖不出水;而有的人认定一个地方一直深挖,直到挖出井水为止。二者的差别就在于逆商的差异:前者遇到挫折直接退缩或者埋怨,后者却是越挫越勇,最终挖出井水来。
智商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下限,但逆商却直接决定一个人能走到哪一个高度的上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记住一点:在生活中抽空培养孩子的逆商,这同样是一门不可忽视的“功课”。至少,逆商高的孩子,他们不会自寻短见,他们不可能也没时间抑郁,他们会以百折不挠的态度去面对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这就不会给老师添麻烦,也不会给家长带来悲剧。
有人说,这种逆商超强的孩子,其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说这种孩子的性格特征是通过后天培养塑造出来的。如果你同意后者,你觉得这样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