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邓公的决策到底有多牛? 在他国务院会议上讲: 不能再搞上山下乡!

如果说毛主席开辟了新中国的大好江山,让百年积弱的中国从此在世界上站了起来,那么邓小平就是继往开来将中国变成世界强国的一个伟大继承者,一个突出的改革家。

邓公在成为核心领导人之后,做了三件事,对现今中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第一收回香港澳门,提出一国两制这一超前思想,进一步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维护主权完整的决心。

第二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许当今的非洲就是我们的模样。

第三结束上山下乡,恢复高考,人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才再好的设想也只是空谈。

就这三件事邓公足可光耀千古,永载史册,而其中第三件更是难能可贵,因为推翻的是毛主席当时的设想,而在之前因为这件事邓公曾遭到批斗。

1955年,建国初期的毛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一定大有作为”,他鼓励城市中的年轻人参加上山下乡活动,因为毛主席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很快,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知青下乡的热潮。

为什么要举行这次上山下乡的运动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解决城市资源不足的问题,在那个年代中国仍然是计划经济,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有饭吃,所以导致大家积极性不高,农村中大家还可以自给自足,而城市人口则必须依靠农村的供给,这逐渐导致了城市中的年轻人能读书但往往吃不饱饭。

第二点上山下乡是中国在摸索一条发展之路,因为中国的国情并非一味的借鉴社会主义国家就能成功,必须要找一条自己的路。

第三点则是希望这些下乡的城市青年能在乡村劳动中锻炼自己,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最终成为国家栋梁。

这是一条未知的旅程,在当时谁也不知道它将会走向何方。

可运动刚刚兴起就出现了问题,这么多青年国营的农场与生产建设兵团根本无法容纳,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要被安排到何处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党中央,就在这时浙江嘉兴的一份报告吸引了邓小平的目光,报告中提出可以将知青们安排到农村插队,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国有农场和建设兵团的压力。

邓小平经过仔细研究后,向周总理提出了“将插队改变为主要方向”的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随后插队这一形式成为了知青下乡的主要方式,占所有下乡知青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件事本来是一件非常积极的事情,他能让广大知青更好的融入农村生活中,可在别有用心的人眼中成为了攻击邓公的一个靶子。

1968年邓小平被人指出是在拔出知识分子的根,是一种复辟的资产主义思想,因此邓小平遭到批斗,他也在这时经历了“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他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

在被下放期间,邓小平看到了上山下乡运动被叫停后的动荡,城市青年回到城市后一时间无所事事,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多起,游行,请愿等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这时候邓小平清楚的意识到,经济体制不改变,这些青年的就业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妥善解决,总不能所有城市青年一辈子都扎根在农村。

1976年7月16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被恢复了职务,他动情地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还能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为党和国家做一点事情,在我自己看是高兴的。”

邓公在“三起三落”又一次站在了政坛之上,这是中国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在他复出不久之后,他就发表了著名的“八八讲话”。

这是一场有关科学与教育的座谈会,邓小平邀请了三十三名科学家与教育工作者,这次会议的重点就是改变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也就是恢复高考。

在此之前的十一年间,全国大学的招生方式都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审批等方式,这种方式就产生了大量以权谋私之人,让本该纯洁的大学风气变得乌烟瘴气。

经过会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而这时邓小平雷厉风行的作风又体现出来了,他询问教育部刘西尧:“今年立刻恢复能来得及吗?”

刘西尧想了一想说:“把招生推迟一段时间,一定来得及”。邓小平当即立刻拍板:“有错就立刻改,今年来得及就今年办,不要让有些年轻学子抱憾终生”。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经传出,举国欢庆,无数学子奔走相告,这时候全国一股读书热在青年人中兴起。

各大城市的图书馆已经被冷落多年,在这时候天不亮就排起了长队,图书馆管理员都没见过如此盛景。

这一年的高考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虽然寒风刺骨却抵不住学子们内心的火热。

全国上下大有一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风采,考生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不过15岁,甚至还有父子共同赶考的奇景。

这一年的高考的录取难度也堪称历年最难,1977年全国共计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其中超过一半都是上山下乡的知青,而录取率只有可怜的5%。

敢勇于否定自己当年的决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插队这件事是邓小平提出的,而上山下乡也是邓小平喊停的。

他在国务院会议上说:“为什么插队行不通了,首先因为农民不满意了,地就这么多所有人都去种地,鱼塘就那么多所有人都跑去养鱼,家禽就那么多,所有人都是放羊放牛,这不是劳动力过剩吗,他们会真心欢迎这些知青吗?”

在恢复高考后,虽然这件事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成,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点就是考生年龄问题,按理来说高考都是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可过去十年中国积压了一大批高中毕业生,如果不让他们参加,那未免太不公平。

第二点就是需要单位审批,有些单位为了留住人才根本不愿意放人。

邓小平就这两点问题特别指出,高考考生的原则是自愿报考,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各单位不得干涉,平等自愿是一切的基础。

邓公的这一决定改变了那些被耽误的学子们,也改变中国的未来。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全国知青返城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可有些地方还是层层加码阻止知青返城。

这些消息传到邓小平耳中后,他特别成立工作组下沉到地方监督,他特地指示工作组“不要回避问题,不要激化矛盾,堵不如疏,多做开导工作”。

但中心思想不能变就是让所有知青返城。

而这一举措也颇见成效,知青从十年前的160万很快锐减到70万人,国务院所拨经费由8亿降低到5亿,这缩减的3亿将直接用在返城青年就业问题上。

上山下乡本是我党解决就业的一次实验,而在“那十年间”被当作政治产物,这是脱离初衷的,随着邓公的一声令下,历时二十多年的上山下乡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邓小平用经济手段解决了政治,社会问题,这足见他的高明之处,他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超前独到的眼光,他利用二战后休养生息以及美苏争霸难得的国际环境,将中国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