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培养思维中,经常强调勤奋,对于懒惰往往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意识,到底有哪些根源?
为什么在西式教育里,就很少出现过度要求别人勤奋的情况。平时辛苦一些也就罢了,倘若面对最重要的节日,还在强调不要休息,这真的合适吗?
“摒弃春节和假期意识”,河北某中学的通知火了
还有不久就要迎来春节,它就像一个号角,引领着大家回家的路。按理说,这种节日期间人们本该停下工作,好好犒劳辛苦一整年的自己。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对放假非常吝啬,甚至过年当天也要照常出勤,加班费却未必给足。即使是比较正规的单位,也要面对“调休”,相当于用本来的周六周日来补上工作日。
这让许多打工人都感觉想要真正放个小长假太难了。就在不少网友吐槽假期安排时,想不到“打工族”的处境也在向中小学蔓延。
河北张家口市的一所高中,因为“寒假通知”中的措辞,迅速引起争议。结束期末考试后,同学们将迎来寒假,这是学校给家长的信。
主要内容就是对寒假注意事项的叮嘱,高中阶段学习是头等大事,但是这份通知中的一句话,却让人听起来很别扭。原文是:
教育孩子淡化甚至摒弃春节意识、假期意识。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学生每天都保持“紧张学习”的状态,不因过节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以后的成绩。
理论上,嘱咐高中生别放任自己,提醒家长做好监督,这倒无可厚非。但是“摒弃春节和假期意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老师已致歉,这句话虽不中听,却揭开学生的教育“悲剧”
这本来是高中生家长关注的话题,但是看到这样的句子,家里有没有学生的人,都难以淡定了。尤其是现在常常强调,应该多重视传统,增加“文化自信”。
但放在现实里,多半成了口号,打工人为了生活不得不调休和加班也就罢了。这种思维竟然蔓延到学校。不禁让人困惑:在这片土地上,“休息”显得这么“不合理”吗?
很快学校得知了这份通知引起的争论,负责拟写文稿的老师也出面致歉,表示自己用词不当,接受大家的批评。然而,这句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却也反映着很现实的问题。
国内的学生看上去过得非常充实,好像很少有人像我们这么“勤奋”。你让一个外国孩子7点到校早读,晚上十点才放学,回家还要继续做题,这是他们想象不到的。
或者说,如果能勤学苦练到这种程度,就是当地妥妥的学霸。但是在国内,这是众多普通高中生的常态。就算这么累,天赋有限的话也未必能考上较好的大学。
“内卷”,也就是竞争的白炽化,导致国内学生付出辛苦后的回报率并不理想。这是当代学生在教育上的“悲剧”。
更无奈的是,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处境,却没有什么解决方法,只能继续“卷”。以前老师们担心学生整个假期荒废;现在是连春节的几天都要“抢出效率”。
学校只看成绩,企业只看效率,忽视人的真实需求会有很大弊端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明白,高中三年时间的学习任务有多重。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长期处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身心肯定会受到影响。
适当休息、劳逸结合,才能确保身体和思想上的健康。但合理的需求却越来越难以受到尊重。很多学校只看成绩,很多企业只看效率和价值。
似乎他们眼中,学生和打工人是不需要休息的。这种不现实的管理方式,或许眼前有利,但不久就会体现出严重的弊端,难以留住人才。在岗者忠诚度降低,想方设法钻空子。
而学校如果也把这种思维带到教育中,既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也可能在性格培养上产生隐患。没有假期意识的工具人,真的能适应未来发展吗?
我们自身在引导学生淡化春节,却又指责他们过洋节和出国留学,未免自相矛盾。如果是家长看到这里,希望你可以保持自己的判断力,适当给学生放松时间,尤其是儿童和少年。
【话题】你如何看待学校这样的提醒呢?#儿童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