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你家孩子读书够多够快够有效吗? 推荐: 用思维导图拿下语文阅读分

据媒体报道:高考语文卷面字数,以前约7000字,现在增加到约9000字,以后可能还会增加。据业内人士称,以后的高考语文卷,要实现让15%的人答不完试卷的目标。

其实,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考生,读写能力始终是语文考试的核心关键。增加语文试卷的卷面字数,只是增加阅读难度的一个点,也是从一个侧面告诉广大考生,掌握快速阅读,已经成为一项基本技能。否则,进了考场,所有题都会做也没用,因为你可能连看完试卷的时间都没有。

于是,很多家长犯了焦虑症,让孩子参加快速阅读培训班,试图通过掌握一些快速阅读方法,来实现速读目标。其实,如果只是看得快,是没有用的,我们不能把翻书的速度等同于阅读速度。

原创知识卡片

阅读的本质是思考、是理解,是快速找到一篇文章、一本书的关键知识,而要掌握这种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就如《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中所提到的观点,我们身边那些读书越多的人,看书速度就越快。他们并不是天生就拥有快速阅读的能力,而是通过有效的积累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才是解决阅读障碍的根本办法。天津市重点高中一级教师杨泽和英国博赞思维导图认证讲师王玉印,两位老师合著的《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提出了“SK-ll实用导图解题法”概念(下称SK-ll法),告诉我们如何快速阅读、锁定关键、理清逻辑、 检查联系,并设置了论述阅读、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实用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阅读等6大阅读场景,全方位解决中学语文阅读解题问题。

原创知识卡片

01 介绍:什么是SK-ll法

SK-ll法是speed、key、logic、link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

l speed即快速。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中,结合不同的阅读和解题场景,提供了快速阅读、快速解题的方法,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和考点。作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使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学生可以在20分钟左右,完成一个专题考点的思维导图绘制,并能在3分钟之内用思维导图整理出答题思路。

l key即关键。使用思维导图提升阅读和学习效率的精髓,在于使用关键词的能力。本书作者杨泽和王玉印认为,确定关键词的速度与准确度,是拿高分的关键所在。因此,书中专门设置了练习环节,教会学生提取关键词。让学生掌握快速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的技巧,从而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和答案。

l logic即逻辑。在阅读过程中,抓住了一本书的逻辑,就抓住了全书脉络。在解题过程中,抓住逻辑就抓住了解题思路。使用SK-ll法绘制思维导图,必须关注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这也是一项逻辑思维训练。事实上,很多考题都是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中提到的SK-ll法把提升逻辑能力作为重点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答题时,组织出全面而严谨的答案。

l link即联系。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快速、关键、逻辑是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而联系则是绘制好思维导图之后,要不断去做的事情。思维导图法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思维过程,它应该是开放的。在绘制完思维导图之后,我们还要通过比较、观察不同考题的考点与考试策略之间的联系,通过让不同的知识点产生关联,就可以织成一张知识网。其实,成年人读书,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原创知识卡片

02 疑问:为什么要使用SK-ll法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在考试中做阅读类试题时,是否存在以下现象呢?

文章读不懂!

考点抓不住!

审题审不准!

答题没思路!

如果你是成年人,在阅读和写作中,是否存在以下障碍呢?

别人都说是好书,你读之却无感!

耐心性子读完一本书,却抓不住重点。

读完一本书,感觉很有收获,却无法表达出来。

想写点读书感悟,却不知道从何下笔。

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在阅读中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只是遭遇的场景不一样,本质都是阅读理解能力差。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读了那么多年书,却依然存在严重的阅读障碍呢?

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阅读思路不清晰,而现实的学生过程中,很少有人会给我们提供一套理清阅读思路的方法。不可否认,我们需要有一套解决阅读障碍的基本模型,可以快速掌握并拿来就用。《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中提出的SK-ll法,可以让学生快速提升阅读和解题能力,同样也能让成人克服阅读障碍。作者的一名学生张少华,用SK-ll法在课堂上绘制导图,只花了15分钟时间,就把一个“小阅读”的思路理清了。

原创知识卡片

03 剧透:如何正确使用SK-ll法

常见的阅读可以分为论述阅读、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实用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阅读。在《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中,把SK-ll法置于不同的阅读场景中,提供不同的阅读模型,提升阅读和解题效率。

比如,用 “3453定位法”做论述阅读;用“三位一体模型”阅读小说;用“黄金圈思考模式”阅读散文;用“八何分析法”做实用阅读;用“幸福一家人理论”阅读文言文;用“一刀切法”阅读古诗。

我们在应用书中的方法去阅读、解题时,就如套用模型一样简单,快速理清阅读思路和解题思路。成年人用书中方法阅读时,也可以快速找到一本书的核心重点,快速读懂一本书。

以“3453定位法”做论述阅读为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一提到阅读,如果读不懂,就认为是理解知识的能力不够。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如果阅读类题目做错了,就是背景知识积累太少、平时阅读量不够。

真的是这样吗?《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建议,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出题人的角度,去看待考题的考查目标。比如,论述阅读并非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不可能考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考查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破解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掌握快速定位的方法,因为定位越准,抓关键的速度就越快,更容易写出正确的答案。作者结合“论述阅读”类试题的考查特点,提出了“3453定位法”。即:3分钟快速阅读文本,4分钟锁定关键,5分钟理清逻辑,最后再花3分钟检查联系。

“3453法”要如何使用,才能发挥出威力呢?以3分钟快速阅读文本为例,作者只用3个字,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即:抓、画、分。

抓,就是“抓主题词”。在一篇文章中,主题词常出现的位置有:

1、文章的开头结尾。

2、段落的首句或尾句。

3、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

画,就是“画关键词”。关键词一般是指文章中的逻辑词和特殊词。

1、逻辑词,一般是指具有因果、转折、对比、并列等关系的词。

2、特殊词,主要包括绝对词、比较词、程度词、时态词、观点词、代词等。

分,就是“分段落层次”。

在这个步骤中,要梳理清楚,一是分哪几个段落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作者杨杰和王玉印两位老师,在《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中,详细地讲解了不同词性的特点,用真题案例拆解讲述,并提供了一上了然的思维导图。

作为一本帮助读者提升阅读能力,尤其是帮助中学生掌握正确解题方法的工具类图书,《思维导图解题法》的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对症下药,提供了普遍适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楚语文学习的底层逻辑,升级思维。就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习的武宝弟老师所讲,这本书可以为正在备考的高考学子理清知识体系,让他们临阵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我本人多年致力于阅读与写作技巧的学习与实践,我的实践方向主要针对成年人,在读完这本书以后,颇有茅塞顿开之感。我相信,使用这本书中介绍的思维导图法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开发语文学习的无限可能,也可以帮助所有人在阅读中找到人生的无限可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