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实际上是出众的标志,是一种高贵的品性。”
——沈石溪《狼王》
今天看到一则非常感慨的帖子,标题是:室友孤立,独来独往后我学会了高质量相处。
帖主是个女生,高考失利后,心灰意冷草草填了志愿,孤身一人来到离家万里远的陌生城市。
或许是新环境带来的不安和忐忑,她努力靠近人群,为此加入不适应的局,聊不喜欢的话题。
可实际上,内心充满着对高考成绩的不甘,不想在这些无聊的交际上浪费太多时间。
她逐渐感觉身体里分裂出两个自己:一个表面合群活泼开朗、一个重新出发努力进步。
一段时间后,终于再也无法忍受分裂的生活,于是恢复上课、寝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的生活。
因为不再和室友一样天天躺宿舍,于是她变成那个“奇怪的人”。
虽然表面上大家还和和气气,但却能感觉到自己慢慢被边缘化,成为被落单的那个。
那段时间,是她最溃败的阶段,一下子从受欢迎的人变成不合群的人,高考失利的乌云还没散去,人际关系又一团糟。
可也正是这段时间,让她沉淀反思自己,不停地读书学习。
开始主动拥抱这种变化,接受“不合群”的生活。
和室友保持表面的礼貌关系,也没什么大不了,起码互不影响生活。
独来独往看起来很孤单异类,但只有自己知道时间表排到爆满,每天都是行色匆匆。
她在帖子的最后面感叹:“高质量的独处,让我不必为无效社交花费太多的时间。”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见“要不要合群”的选择题。
明明自己想要去图书馆,可是却收到室友的社团邀请;
明明只想下班回家葛优躺,还是有躲不过的公司团建;
只是到了年纪,所以被迫考虑结婚的事......
每次遇到选择题,还没来得及苦恼,身体已经做出“合群”的选择。
因为害怕孤独,害怕特立独行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但盲目的合群,违背本心,只会塑造出一个模糊的自己。
六七十年代,北大荒有个出名的假清高男知青。
忙碌一天,别人放松打牌时,他还要吃苦背书;
一天的苦干即将开始,别人抓紧时间呼呼大睡,他却偏要早起学英文。
同行的知青都不待见他,觉得他假正经,都下乡了还在这里装模做样。
乡亲们也不喜欢他,觉得不踏实干活,还在做回城的美梦。
甚至还有领导好心劝告他,不要再表现得如此格格不入,不然会被排斥的。
这位男知青谁的话也不理,依旧按照一边工干活一边学习的节奏生活。
后来198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这位男知青成功考取背景第二外国语大学。
在大学里更是加倍学习,凭借高超的外语水平成功进入外交部。
他就是如今的外交部部长王毅。
沈嘉柯在《沉心十年》中写道:“人生之路分两种,择大门走险路,过窄门而款途。”
高风险代表高收益,越是觉得艰险、布满荆棘难走的路,尽头往往藏着越珍贵的宝藏。
平庸的人逃避吃苦,出色的人自讨苦吃。
一个人最大的清醒,就是选择少有人走的路。
在那则的帖子里,女生还分享自己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俩人一起吃饭、图书馆、交流、游玩......
后来那位好友成功保研名校,现在一直在给女生安慰和鼓励,在她失意的时候给予温暖。
其实优秀的人也很合群,只是那个群不一样。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一种“优秀的人不合群”的错觉?
因为优秀的人和你或者你周围一大群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节奏不同,自然显得他鹤立鸡群的显眼和特殊。
假如把一个懒惰的人放进一群勤奋的人群里面,你会发现“优秀的人不合群”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没有人不合群,只有群不合心意。
其实合不合群,也仅仅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有的人天生享受独处,有的人天生属于热闹,失败者不一定合群,优秀者也会喜欢热闹。
最怕的是,有些人到老才发现做错了选择:
明明喜欢合群,却故意作出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把时间都花费在刷手机上;
明明喜欢独处,却害怕“不合群”的标签,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
人生苦短,顺从本心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