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论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898年,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应运而生,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肩负起兴学图强的历史重任。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奋斗历程中,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高校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向同行,推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创造一批重要科技和理论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培养和造就时代英才,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处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新征程,中国高校要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在加快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坚持思想铸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引领办学治校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定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产物,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中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取得的一系列跨越式发展,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二十余次到高校考察,多次给高校师生回信、致贺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抓好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三项基础性工作。这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体布局中,高校要进一步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领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党中央抓高等教育的深刻政治考量和深远战略眼光,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殷切期盼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办学治校各项工作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要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基础工程、源头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办学治校。加强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握好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筑牢思想基础、强化理论武装、明确科学指引。

要发挥好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力量,有力服务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工作。传承和发扬中国高校在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光荣传统,积极汇聚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做好“两个结合”,大力加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性阐释和学术性发展,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新贡献,积极建设中国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中心、研究中心和传播中心。

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长期抓好的根本任务。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高校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紧密围绕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理论思维、掌握科学方法的关键阶段。有什么样的思想底色,往往决定了青年的成长成色。高校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各领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培育时代新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教育他们不断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能力和本领,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讲好“大思政课”,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要契机,向学生讲好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让学生在学史增信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生动力,自觉把个人奋进的脚步融入民族复兴进程,与国家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当今时代面临的许多问题高度复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要紧密对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积极探索超常规人才培养方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革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广阔、思维创新的终身学习型人才。要科学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教育范式、育人模式、教学方法等带来的深刻重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育人工作赋能增效,深入推进因材施教,全方位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活力,源源不断为党和国家输送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的领军人才。要践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理念,探索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学生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中进一步检验课堂所学的科学理论,在揭示问题本质、探寻问题成因、研究解决对策的过程中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终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对规律的深刻把握,在实践中进一步训练理论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创新驱动,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汇聚创新人才的关键平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策源地作用。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拥有创新的主导权。高校要坚持党管人才,紧密对接人才强国战略,牢牢把握海外人才回流的战略机遇,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努力汇聚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储备一支国际一流的青年人才队伍,形成能够引领科技创新和思想文化潮流的世界级师资队伍,全面筑牢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地。坚持实践标准,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特别是要为青年教师提供挑大梁、当主角的平台,组织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着力破除“五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优良的学术生态、人才生态,引导广大教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战略需要,自觉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上。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校要以不断优化的学科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通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链条合作途径,在原创性引领性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聚焦战略前沿与核心科学问题,立足重大科技突破和重大战略高地,完善有组织的科研机制,建立以学校科研和学科布局为依托、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团队组织管理机制,增强“揭榜挂帅”能力。围绕“四个面向”,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努力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的枢纽性节点,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创新驱动,要涵养创新文化沃土。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深入探索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切实服务文化自信自强。坚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促进创新文化建设,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作出新贡献。注重涵育学术生态,激活原创性思想,提倡有思想的学问、有学问的思想,推动产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坚持党建引领,确保党始终是学校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最可靠的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始终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为我国大学在教育模式、治理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使我国不仅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也有力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刻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著的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保障。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高校要紧扣“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切实做到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人才、党管意识形态和领导改革发展,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高校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开展的,包括北大在内的一批高校,不仅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也是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见证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高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高校党组织思想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领广大党员师生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建成坚强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要坚决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组织在重大事项上的先行把关作用,确保党组织在各类机构中坚决履行政治责任。实施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全面加强选人用人工作,突出政治标准,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组织生活质量,让支部生活“党味”更浓。高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把更多优秀人才汇聚到党的队伍中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校党委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牢固确立“严”的主基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抓好纪律建设、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巡视整改,从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紧紧围绕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责任和建设廉洁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坚决破除“高校特殊论”。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强化同级监督、一把手监督、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日常监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

“强国必先强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高等教育必须聚焦复兴使命、扛起时代重任,坚决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促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紧密结合、有机贯通,在党的旗帜引领下谱写科教兴国的崭新篇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