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官方确认胡某宇系自杀, 这起事件后的4个问题急需解决!

胡某宇事件终于水落石出,官方确认胡某宇系自杀,全国人民的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内心的悲痛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

对于胡某宇家人来说,恐怕这是一辈子都可能无法淡化的伤痛,他们将一直生活在这种悲痛的、失去亲人的痛苦当中。

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希望这样的事件不要再重演,只是希望不要有更多的家庭经历这样的痛楚,因为这种痛无法言语、深入骨髓。

或许,我们可以从胡某宇事件中得到一些启发,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胡某宇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是从初中刚升入高中,他是在10月14日开始失踪,正常来说,新生都是9月1日开始上学,也就是到新学校上学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除去十一黄金周的时间。

为什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一个新生想要去轻生呢?这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可能这才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对于很多新生来说,高一是个特殊的年级,不再有初中时的懵懂,突然变成了大孩子,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孩子,他们面临着学业上的巨大压力。

也许有些人在初中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突出。通常来说,能考入重点高中的孩子都是来自不同初中学校的优等生。

在众多的优等生之中,之前的光芒不再那么耀眼。这是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能感受到的常态。

就拿一个小县城来说,有一、二十所初中,但可能只有三所高中,三所高中还分为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能考上高中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考上重点高中了,那简直是凤毛麟角。

在初中很拔尖,到了高中很可能会形成较大的落差,因为“拔尖”的孩子都聚到一起来了,那感觉自然是不同的。

在这个心理的变化路程中,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去开启新的学习起航点至关重要。

特别是一些在初中时是全校前几名的学生,到了高中很可能在班上排名靠后,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以前天天受表扬,高中后天天挨批评,心理的落差怎么办?但总不可能再回到初中去。

这些经历,对于很多学生都是会有的,怎样平稳度过,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力量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绝不是孩子一个人孤军奋战,更不是顺其自然。

主要还是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尤为重要。

1、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也同样重要。不仅要身体素质好,还要心理健康良好。

在面对进入高中时出现的落差时,要有强硬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和调整。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不能过度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一旦孩子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时,或变得不爱说话,提及学习刻意回避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去关注和引导的。

2、关注青少年全面发展

高中的学生面临的将是高考,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对每个高考学子都非常重要,学习固然很重要。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好,那就不存在差生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是在学习上比较吃力的,甚至有些孩子初中是优等生,进入高中后学习会一落千丈,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作为家长、老师,应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了解孩子的特长、爱好等,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和发展,或许对于孩子来说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3、强调家校共建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家长,家长和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路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学生过度这个艰难的时期,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稳健的性格和适应能力。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不能脱结,要经常沟通,这样才能留意到孩子的特殊变化或异常情况。

比如有些孩子不去学校,学校如果不及时跟家长沟通,很可能就会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孩子在学校的异常情况,家长无从了解。

只有家校共建,孩子的成长才可能一帆风顺,不会出现大的异常波动,即使出现异常情况,也能及时补救。

4、关注青少年社交能力的发展

作为青少年学生,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社会群体,我们不能忽视他的社交能力。

虽然学生生活在学校,但他们同样需要跟不同类型的孩子打交道、相处,这是他们需要去适应的。

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原始学校,有着不同的环境背景,在一起学习,很可能会出现分歧,或矛盾,如何去跟新的同学相处,这也是青少年孩子需要去学会的。

哪怕是小学生,也要学会与不同的学生相处,他们之间也会有摩擦、有矛盾,只是小学生因为年纪小,很多想法和做法会受到家长的影响而克制,做法上不太明显而已。

但青少年学生不一样了,他们在形态上跟成年人已无两样,他们有着相对独立的个性,不必凡事都要请教家长或老师,很可能有些矛盾他们私底下自己解决了。

解决的方式如果还算合理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但解决的方式比较偏激的话,很可能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发生悲剧。

总的来说,以上4个问题,都是值得去思考和认真去做的。希望学校、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可以关注青少年群体,不让类似悲剧再次发生,让他们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相信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