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小学生没完成作业被父亲批评, 锁门烧书, 评论区真的看不下去了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寒假结束了,新的一学期开始了。

面对开学,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啊,欢喜的是家长,神兽终于要回笼了,忧愁的是孩子,疯玩了一个暑假,作业都还没来得及看,就开学了。

小学生没完成作业,被父亲批评后烧书

看了这样一个信息,一个小学生没有完成作业,马上开学了,被父亲批评了一顿,之后孩子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开始烧书。

家长担心会有意外发生,就报警了。

我特意去看了评论区,很多网友的评论都是这样类型的:现在作业太多了,孩子根本完不成;作业五花八门,就是难为家长的;学习 压力太大了,孩子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当家长,兴许还觉得这些人说得有道理,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走上极端,说明大环境有问题啊。

可自从自己有了孩子,随着孩子进入校园,我的观点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我对这件事有了深入的了解。

放假就做好规划,不至于如此

看完这个信息,我觉得这个家长也挺有意思的,马上开学了,知道批评孩子了,这个时候批评有意义吗?

孩子能一下子把所有的作业都解决吗?

显然不能,既然批评以后起不到任何教育意义,那为什么还要批评呢?

如果退回去一个月,因为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家长开始批评,孩子还能在家长的监督下去按部就班完成作业,这个时候批评已经晚了。

说到这,想到了正在读高一的小外甥。

昨天跟姐姐视频,姐姐说,临近开学这小子简直疯了,整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是大喊就是大叫。

马上开学了,还有一堆作业没写,他感到压力山大了。

而在这之前呢,他都做什么了?不是在家打游戏,就是出去和同学聚会,孩子大了,也不听家长建议了,每次回家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准许其他人进入,他可忙着社交呢。

孩子正在上高一,作业肯定少不了,但是如果从放假的那一天开始每天抽出2个小时学习,也能轻松搞定这一切,可惜就是没有提前规划,所以才挤到一起,情绪大爆发。

这就是常态啊,没有规划,就等着挤到一起难过吧。

现在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跟父母有关系吗?

有人说我们小时候作业不多,我觉得这种说法不靠谱,大概是对我们小时候的事情都忘记了。

我们小时候作业也很多,但是也没见有这么多问题孩子。

现在的很多家长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方面娇惯孩子,一方面给孩子施行压力,逼孩子学习,但是又没有系统的方法。

而且很多家长遇到问题以后,首先埋怨的是大环境,埋怨的是老师,埋怨的是学校,很少有家长会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

一方面过于关注孩子,一方面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

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没问题,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

到底是大环境的问题,还是家庭环境的问题,我觉得后者的问题更大。

孩子上学以后,跟老师拉扯过几个来回,跟家长们经常沟通,同时也跟一线老师的家人朋友做过深度沟通,我总结出一个现象:在讲现在的孩子和我们是孩子的时候的区别之前,不妨可以看看现在的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之间的区别。

我们小时候,父母忙于生计,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孩子自主完成作业,完不成作业就去接受老师的批评甚至是惩罚。

那个时候老师们非常严格,甚至有一些老师会通过体罚的方式来惩处孩子,可是那个时候的孩子,是真的皮实,就很少听说过有哪个孩子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是因为“压力太大”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现在呢,老师不敢惩戒孩子,甚至不太敢批评孩子,孩子还是非常脆弱。

孩子脆弱跟老师没有关系,跟教育环境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跟家长的关系才是最直接的。

现在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甚至是过于关注孩子的成长,学习之余,几乎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说一不二。

当孩子走进学校以后,家长们开始把自己推进“内卷”中心,卷着监督孩子学习,打着“为孩子做规划,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的幌子,不断给孩子施压。

一方面孩子养尊处优,一方面孩子又忍受着家长的高规格要求,这才是孩子性格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啊

引导孩子做规划,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

说这些不是让家长泄劲,只要高考存在,孩子还是要尽量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但是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

一、 提前统筹规划

不管是假期作业,还是日常学习,都做好规划,如果家长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孩子也容易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我们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希望孩子能够适应大环境,这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我们要做好我们的工作,完全放飞孩子,肯定是行不通的,做好统筹规划,本着早行动早完成的理念,孩子就容易在学习上形成自信心,进而形成驱动力。

二、 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能够真正做到孩子的成长为中心,尊重孩子的资质特点、性格特点、成长规律,切忌拔苗助长。

而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养成良好沟通的习惯,一切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都是从好的沟通开始的,孩子的问题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设定的学习规划,对孩子来说有压力了,那么就要及时调整,放缓脚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三、 多沟通少指责

最后想要说的重要一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多沟通,而且一定是站在平行位置上沟通,不能俯视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切忌动不动就指责孩子、批评孩子,孩子内心的积怨、扭曲,很多都是从家长的否定、指责、批评开始的。

如果我们做到这几点,不管其他家长如何“卷”,不管大环境如何“卷”,我们都能置身事外。其实“卷”本来就很玄妙,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置身事外,就完全感受不到压力,所以说到底就在于家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