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很多围绕着这两年中高考出题变化的解读,尤其是关于这样的变化是想达成怎样目的解读,即便是那些说得很肤浅的其实说的也都很对。
因为这本就是事实。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从考知识到考思维、考能力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
尤其是高考。
根据《中国高考报告(2023)》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考题中“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分析称: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中考方面虽然好一些,但从社会热点、生产以及生活实践出发再结合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方式的题目也越来越多了。
所有这一切无不像各种解读说的一样,都在提高人才筛选的门槛。
可以说中考高考(尤其是高考)肩负了远超知识掌握、运用能力的考查责任。
面对这些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的便给,对普通家长而言,十之八九得晕。
这里面的逻辑也很简单,一方面家长都想让自己孩子能够顺利达成如此高难度的考查目标,而另一方面则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焦虑。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老师)单方面的事情,尤其是在当下, 这种认知早已普遍的情况下,太多父母不是没有这份心,但往往却被不知道该如何做阻挡住。
所谓“大道至简”,往往看似说得很复杂的事,也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很简单的方式达成。
当然,在此之前我们最好还能了解一些事物的基本原理。
就比如说作为家长搞不清楚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中高考所要考查的那些能力也没关系,事实上那些事情几乎没有一样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即便是刻意培养往往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其实这些“培养”即便是不去刻意为之,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也会自然发展的。
就拿最常见的思维和能力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思维以及什么样的能力,未来不知道会不会有,但过去、现在都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只要做了就能立竿见影地培养出来。
机器(本文的机器均为非AI)还是按照一定指令去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种结果的,至于“结果”对自身却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人是不一样的,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去做一件事情,无论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如何,都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而且有些影响还会进一步泛化。
理论上任何学习都会给学习者本身带来各个方面的提高,现实中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存在“学习机器”,更多时候不是这个人“不行”,而是“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决定的。
所以在学习上如果父母暂时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那就先从我们可以影响的方面入手即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那么很多思维、能力孩子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并不断提高。
毕竟,学习无论是听课还是做题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变的。
我这里分享几点建议供有需要的家长参考:
1、少看视频多看文字、多阅读
短视频就不多说了,即便是讲得都是至理名言、深度解读等也要少看,而且过多的局限刺激反而会导致孩子对此不再敏感。
少看不是不能看,非要看也行,尤其是在有兴趣看的前提下一定不要忽略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训练。
而独立思考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一个人在毫无素材的独立思考更多时候更像是幻想、妄想,想得再好因为缺少依据也不可能达成或者发生。
多阅读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名著阅读”,从喜欢的入手,只要内容是健康的就可以让孩子去看。
人的特点就决定了只要愿意看,那么在看的过程中就会自动思考。
一个人习惯了思考,也就给很多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创造了条件。
而一个人习惯了独立思考,那么即便是面对不熟悉的素材,只要他愿意也能很快地梳理出脉络甚至能够很快抓住关键。
关于这点,很多家长其实也会看到自己孩子日常就有所表现,例如一道应用题,孩子自己不是没掌握这道题要考的知识点,而是没读懂题目,但只要家长给孩子把题目说的是什么、问的是什么给孩子说清楚,他们就能很快做出来。
看视频也包括一些音频尽管其本身的价值或许会很大,但它们确实是会影响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思辨的能力提升。
一个从不独立思考只会拿着别人的观点说事的人,终有一天会暴露其储备不足的硬伤。
2、多交流
上面说的看更多是输入和内部的思维加工,但很可能存在错误、偏差,毕竟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并不符合我们认知水平的信息,客观的能力水平使得我们无法更好地加工处理这些信息,所以得出有偏差的结论、收获也是在所难免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交流就行。
父母不要觉得很多事情自己也不懂,即便是跟孩子交流也说不好啥的。
真的没关系。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不是一定要告诉孩子什么才是对的,而是要让孩子习惯进一步思考那些他觉得对的或者错的事情一定是对的或者错的吗?
我们没法直接解决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没关系,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不是吗?
总有人懂这些事情吧?
试想一下,一个习惯于跟父母交流思考想法的孩子,长大上学之后遇到不会的不懂的问题,他会不会也习惯于去请教呢?
“不懂就问”是非常了不得的品质,而对它的培养却真的可以不需要非常刻意。
3、从一些基本学习习惯掌握入手
这些习惯不需要家长去刻意地查,因为孩子的老师都会有要求。
比如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作业如何完成以及如何改错、总结归纳等等。
家长别整天把精力浪费在是不是作业太多了,是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活又推给家长了等等这类事情上。
同样的精力用来帮孩子把作业梳理清楚、告诉孩子如何安排可以更高效利用好时间、向孩子解释清楚这些要求的意义以及对自身提升的好处等更有意义。
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就行,任何一个孩子在学习上能够把这些基础的事情坚持做好,他的学习成绩也许不是特别的拔尖,但一定比大多数孩子都要好。
这些都是基础习惯,但其实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思维和基础能力。
这就好比一道再复杂的题目,通过拆解,我们会发现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我们其实都会,那么顺着这个思维,我们再进一步去想,假设我们在之前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和训练中都做好了,是不是无形中就提高了我们解决这道难题的能力?
要知道被拆解的不仅仅只是知识点,思维、能力也是可以被拆解的。
所以不是不能超前教育或者给孩子提供培优的条件,但如果想要获得更多回报,那些基础的学习习惯还是需要提前去落实好的。
4、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引导
在学习上被动学和主动学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年级升高呈现出非常大的变化,关于这点任何家长都很清楚。
但很多家长可能不清楚的是孩子在学习上尤其是初期的时候,主动和被动并不是一直都稳定的,且即便是到了高年级也不是说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了。
就比如我们常说的“内驱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强内驱力是一定能学得很好的,但这样的孩子有多少?
而就算是那些有较强内驱力的孩子也会遇到“开小差”的情况,他们也会受到来自外部或者内部的一些影响。
我们很多时候培养不出来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是因为我们过于依赖围绕学习进行说教的这种方式。
例如孩子在学习上动力不足,有躺平的表现,我们总是很习惯于从这样做的危害说教,试图通过让孩子认识到危害的可怕并因此产生回避这些危害的动机,进而改变自己不勤奋、不主动的问题。
这样的操作小时候还行,孩子大了之后就不太好用了,甚至到了一定年龄还会出现反作用。
不是说这些话不能说,但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我们真正想要改变的或者说强化孩子的到底是什么。
真的不是某些特定的行为,例如必须去写什么、做什么。
一定不要忘了维护好、建设好孩子的自尊。
那些能够持续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孩子,自尊都是很强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自尊有可能会有一些虚荣心、好胜心、嫉妒心等等看上去就很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成分,但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父母在引导/要求孩子的时候不要单纯只是为了让孩子懂一个我们想让他们懂的道理和做一些我们要他去做的事情,永远不要忽略了对孩子自尊的培养。
当孩子的自尊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更自信、更积极、更主动。
当然,也要注意一个“度”,自尊太强也不好。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想很多父母对那些中高考需要的思维、能力培养会有一个更为具体化的认识,也会觉得多少有了一些方向和可操作的空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