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专家怒批“考公热”愈演愈烈, 揭开了中国教育的结构性“伤疤”

专家是真的很喜欢发言,尽管年轻人根本不想听。这不,多省联考刚刚结束,就有专家对“考公热”现在开炮了:建议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

你品,你细品。一副指责年轻人不应该考公的论调,就好像年轻人有的选似的。如果大家毕业了都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谁愿意在考公这条赛道上挤得头破血流呢?

要知道,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几年的疫情影响下,外部的就业环境早就已经很严峻了,都不是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

就算找到了工作,还要面临着加班文化、中年失业、无序内卷、“996”、“35岁瓶颈”等种种困境。相比之下,体制内旱涝保收,体面稳定地位高,简直是太香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考公不是很正常很合理的选择吗?再说,隔壁考研也一样卷到爆了。

这是受外部大环境影响下,年轻人权衡利弊之后最现实的决定。他们不该被责备。

但其实,如果我们再往深了想一层,会发现,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为严峻。

为什么每年有这么多的人选择考公?为什么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要知道,在国外并没有这样的现象。

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已经领先产业发展太多了!

怎么理解?

中国的基础教育其实是比较先进的,尤其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推行,近年来大学的扩招,更是让无数孩子圆了本科梦。我们培养了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群体。

然而另一面呢,我们的产业发展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原先的人力密集型的阶段,产业升级迟迟没来。导致我们的社会上,没有那么多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再加上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也比较滞后,导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力资源过剩。你总不能都让大学生进工厂去拧螺丝吧?

所以之前网上流传一句话,叫作大学学历就像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令大学生无所适从。

学历贬值化的趋势也愈演愈烈,企业招聘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么选择考研继续提高学历,要么选择考公希望一朝上岸进入体制内。反正都得卷。

说白了,产业升级的步伐没有跟上教育发展的速度,这才是我们在当下面临的结构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考公热、考研热永远会继续下去。

也只有我们的产业升级完成了,教育和就业能够匹配了,大多数本科生都能找到适配他们学历能力的工作了,去考公、考研的人自然也会少了,人才会进行分流。到时,合适的人进体制,做学问的人考研究生。那样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人才模式。

我无比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在这之前,我感同身受那些考公、考研的朋友们,不是你们的错,你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希望你们成功,未来一路生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