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政策向乡镇倾斜之后, 意料之外的新问题来了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存在非常大的城乡差距,农村教育更加相对落后。广大农村因为生活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待遇较低等因素,年轻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已经任教的老师也大量流失。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了稳定基层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向基层教师倾斜的教育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乡镇补贴,目前大多在1000元左右,有的地区超过了1200元。二是职称晋升,开始是指标向乡镇倾斜,现在发展为乡镇教师不受指标限制,只要评上就可以聘用。三是工资待遇,现在教师工资待遇高于同级别机构干部已经得到了普遍落实。由于没有指标限制,乡镇教师的职称晋升都非常快。四是交通补贴,只有部分区域有补贴。

现在东部地区乡镇中级职称教师,加上补贴后每月工资收入一般8000—9000元,副高级职称12000元左右,远高于区域内同时期任教的城区教师。

这一系列政策有效的稳定了基层教师队伍,特别是已经在基层任教的老师,已经鲜有人主动离职。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教育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城乡结合部或县城周边的乡镇,教师资源出现了彻底的反转。

首先,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乡镇学校被迫逐步撤销合并,相应的教师开始出现大量超编现象,许多教师工资很高却每周只有三、五节课,大家戏称如大学教授。

第二,现在乡镇的交通已经大大改善,城郊和周边的乡镇教师大多都在城区购房,自己驾车上班,下午四点多就下课回城了。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半个小时就到家。

第三,由于大量农村孩子涌入县城,城区的教师资源开始出现不足。现在各县区实行教师总量控制,乡镇教师占用大量教师资源,城区的学校没有空余编制招聘新的老师。

于是,有的县区就想要实行统筹调整,将一部分乡镇教师调到城区工作。可是没有想到,大多数乡镇教师坚决不同意调动,即便是家在城区,也要留在乡镇工作。因为乡镇教师工资收入高、工作压力小,有的县区没有办法,答应他们调入城区后仍然享受乡镇的基层补贴和职称晋升待遇,这样才有一些人同意到城区学校任教。可这样又造成新的不平等,一个班里的老师,工资收入差距很大。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特定的历史背景变化之后,原来的政策就会成为时代进步的障碍。教育向基层倾斜的政策也是一样,时过境迁,是该调整的时候了,该取消的福利政策要逐步取消。

当然,我们国家面积很大,情况很复杂,政策自然也不应该“一刀切”。如果是非常偏远贫穷的农村特别是山区,应该继续保持对基层教师的倾斜政策。如果是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区域,或者县城周边乡镇,应该由各市和县区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进行政策调整,让政策真正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让有限的资金、编制都用到“刀刃”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