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中学老师,专门带毕业班,她说,观察到现在所带的学生,有一半来自农村,一半来自城镇或公务员家庭,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
近几年,学校里的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这些孩子最后都考上了985和211。
而来自农村的孩子,没有几个是拔尖的,基本走了二本线。
二十年前,考上名校的高考状元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那时候农村孩子肯吃苦,所付出的精力要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
二十年后,家庭优越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注重教养外,父母从怀孕开始就舍得砸钱,注重胎教,早教,各种兴趣班,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朋友说得不无道理,我们小时候读书,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那时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了反比,现在却是反转过来了。
往后,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寒门的学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码已经输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你认同吗?
网友:主要是考试方式制度的问题,二十年前考试题是围绕课本出的,扩展不大,只要努力就有收获。现在看的是学校的实力,学习资料,猜题组,根据近年国家形势和近期出题规律筛选模拟题,比如:三年内考过的直接删除,近年大事件,大庆类,重要讲话类,政策转折类等等,必出。农村地区的学校实力不够,只能围绕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