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5名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合署名发文,呼吁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避免更多工科教师、学生将重心放在论文上,多去工程一线解决真问题,助力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
理科强调对机理的探索,看重的是对科学规律的揭示;工科强调技术应用,看重的是与相关产业的密切结合。眼下,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制造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占比仅为3.55%。随着“中国制造”走向高质量发展,这种发展态势与高端人才规模的不匹配愈发凸显,高等教育“工科理科化”可谓突出症结之一。诚如上述科学家、企业家指出的,一些高校人才引进唯SCI,不少教师从未去过生产一线,更无产品设计经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上课就是照本宣科,培养过程不接地气……在黑板上教纺纱织布,于PPT中展示机械结构,靠论文体现实操水平,对这样的教育倾向,确实需要警觉起来。
围绕于此,近些年各家高校也有具体探索。比如,破除“唯论文”评价标准,多方聘请校外导师,安排学生进厂实习,但总体而言,还是有些浮于表面,多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毕竟从某种社会心态上讲,重“理”轻“工”是很多人潜意识里的认知,“实验室”就是要比“流水线”显得高级。而这种社会认知,也潜移默化渗透在后续的就业环境、工作压力、付出收入等方面。可以说,“工科理科化”现象涉及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利益群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在高等教育环节上做出改变还很不够。
近些年,包括微电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在内,基于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新工科开始大批涌现。大环境的变化,为工科教育的提升提供了契机。一方面,“科技强国”成为全民共识,大量资源涌入先进制造行业,相关专业热度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这些新工科更强调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此番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科学技术部,具体项目评审归口相应部委,也正是在倒逼相关项目申请更加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在顶层设计中融入“工程思维”,并向社会的每一个环节传导,就能在联动中渐渐扭转“工科理科化”现象,让更多论文写在大地农田上、工厂车间里。
中国拥有最庞大的消费市场,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最多样的应用场景。在这样的基础上,打造适应国家需要的工科体系化教育模式,让学生对工程文化产生自觉性理解,进一步唤醒创造力量,制造强国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依托。(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