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成长中,家长是学生的第二任老师,那么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二个监护人,在学校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要在方方面面照顾好学生的生活,让家长更放心的将学生放在学校中接受教育,最后有事找班主任就好了。
在很多家长的心中老师都是一个清闲的职业,虽然每天给学生上课,但大部分都是在办公室中喝喝红茶,聊聊天,甚至有很多家长因为这样的刻板印象,希望学生未来能成为一个在编教师,不仅工作清闲,还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优势。
尤其是在前几年,老师工资较低,在编教师补课现象猖狂,不仅私底下收费高,在学校的课堂上也不好好教,让越来越多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都有些为难。
如今在双减政策的加持下,老师们将精力放在学校的课堂上,不仅任课教师越来越忙,班主任更是忙得团团转,如今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关部门给班主任布置了新活。
班主任招谁惹谁了?中小学班主任又来活了,忙到何时是个头
在上个世纪,还没有便捷的通讯方式时,班主任的工作每天都很繁忙,不管学生在学校中遇到什么问题,班主任都需要逐一和家长电话交流,如果家长还有属于自己的工作,无法和老师电话沟通,就不得不用家访的方式,和家长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对于80后、90后,家访曾经也是老师和学生心中难忘的回忆,“不听话就家访”曾经也是老师威胁学生时常用的话术,但实际上老师其实是最不愿意家访的,不仅是交通不便利耽误时间,也不想要干扰家长的生活,毕竟家长也不想和老师面对面打交道。
可当家长群、家校通出现后,给老师和家长主机间的沟通建立了很好的桥梁,家访也逐渐销声匿迹。可如今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却在班主任原本的工作任务上加了新活,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年对每位学生至少家访一次,这让很多班主任都很难接受。
并不是因为不想了解学生,而是在大城市的公立院校中有很多班级人数都很多,少到30人、多到上百人,如果班主任真的要家访,最起码需要花费一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原本平时上班工作就很忙,下班后还要惦记家访,真不知道班主任的工作忙到何时是个头。
或许有关部门出台政策主要是为了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情况,可这样的政策不仅让老师怨声载道,同时也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不少麻烦,纷纷在网上说出自己的意见。
家长也难以接受:我们是不是还要花钱,盛情招待?
其实如果家访真的开始实施,不仅老师要自掏腰包,支付高额的交通费用,家长也会为了迎接老师的到来也做出很多准备工作,毕竟是学生的家长,为了迎接老师,在老师到来前,不少家长都会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还要添置一些水果零食,甚至还有不少家长为了能让老师宾至如归,想要在将老师留下,吃个“便饭”,这一切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因此不少家长也不希望老师来到家里家访,虽说家访是老师的责任,但也给家长造成了不小的负担,甚至有家长在网上留言,老师家访,家长是不是还得花钱招待老师,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咋办?提出这个规定的人能不能考虑一下实际情况。
其实城市的老师还算比较轻松,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地铁、公交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学生家里,但对于乡镇老师来说,这样一个规定却能让老师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放在路上,难怪老师和家长都如此嫌弃这个规定的出现,每一个教育规定都应该多征求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更接地气一点或许更能让老师和家长接受规定的实施,毕竟这些人才是规定的践行者。
笔者想说:
每一个规定的出现都是为了能让行业更顺利的运转,家访也是如此,希望让班主任能多和家和家长有深入的沟通,但想要促进沟通,也需要结合一些实际情况,以及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要让家长使原本微妙的家校关系变得雪上加霜,还有更好的方式帮助家长和老师建立良好的有效沟通,为学生营造更好的院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