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毛主席生前的这项人才选拔制度, 1977年众多专家反对废止, 邓公发怒: 不赞成者请辞职

1952年,新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开始实行,标志就是《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颁布实行。

这项制度符合当时国情,是行之有效的一套人才选拔制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实行的初衷是初衷就是为了防止阶级固化,让教育以某种公平的方式为人民所拥有,实现选贤举能,平衡两极的作用。

“高考制度”实行的第一年,就有7万人走进考场,许多人的命运也因此得以改变。

之后的十几年里,“高考制度”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成为我国快速恢复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机制。然而从1966年开始,这套利国利民的人才选拔制度却被破坏了。

于是在不断地改革下,“高考人才选拔制度”几乎废止,变成了“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主要靠“推荐”。

许多高校的毕业生,还要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纷纷到工厂、农村“实践”,造成人才浪费。

直到1970年全国各大高校才逐渐恢复招生,但是招生的主要对象仍然“工农兵”,我们来看一下1970年6月27日,中央批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各科学生都要参加生产劳动。学生条件为选拔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

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

其实,这项极具时代特色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以“推荐”为主代替了“考试”为主,虽然大大利好工农兵群体和底层民众,但是对于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群体却极不公平。

实践也证明,“工农兵大学生”群体弊端更大,难以大量选拔出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国家发展,还容易埋没真正的栋梁之材。

到1977年,教育失衡问题已经相当突出,急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邓公复出后,起初负责的就是文教工作,他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他力主恢复“高考人才选拔制度”,废止“工农兵大学生”人才选拔制度。为此,他召开多次座谈会,给文教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此事的干部群众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

恢复高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高考选拔人才,才能更好的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同时,也能让科技工作重新焕发活力。

没想到的是,邓公遇到的阻力相当大。在一次座谈会上,邓公本以为做了那么多工作,与会的专家们本应该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帮忙出点子快速恢复高考制度。

谁知道,一些专家喋喋不休地批评高考选拔人才制度,认为不应该废止“工农兵大学生”制度,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口诛笔伐,意欲将会议弄成火药味十足的批判大会。

邓公见状,心中怒火中烧,十分罕见地发火:赞成就干,不赞成者请辞职,或者换行。

反对者一看形势不妙,全都沉默不语,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再也无人敢提反对意见了。

邓公此举也是无奈,当时的形势下,恢复高考制度已是刻不容缓,国家发展一刻不能停,更等不得。

1977年9月,停止十年之久的高考招生工作得以恢复,恢复高考制度,对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也为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工农兵大学生”制度于1978年10月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