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余华上“东方甄选”,在和董宇辉对话谈到国内的“专家”时说:往往是在自己领域里最权威的人,对自己行业前景的预测最为可笑,中国现在最没有公信力的就是专家了。
这段话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也勾起了我发言的兴趣。其实中国网友苦“专家”久矣,因为他们掌握了话语权,却经常在网上“胡说八道”激起公愤。
现在你随便打开一个搜索引擎,就可以看到很多网友对“专家”的批评。大家都在问,“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泛滥成灾”、“专家们为什么都喜欢胡说八道”以及“专家胡说八道没有人管吗”。
更有甚者,直接发出怒吼说:“专家为什么不去死”。曾几何时,专家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名词,可是为什么到了如今,“专家”却成了人人反感的存在呢?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先让我们从“反面”入手,谈一下大家心目中的“专家”本来该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我们为什么需要专家,以及现在的专家“究竟问题在哪里”。
一、什么是真正的专家
什么是专家?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说: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擅长某项技术的人就是专家。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里的意思是说,把社会上的职业分为三百六十个行当,只要你用心地去做,无论从事哪一个行当,都可以成为当中的佼佼者。
“三百六十行”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我们的先辈们用这个虚数来表示,在人类社会里面,职业分工有很多很多种。怎么个多法呢?多如天上的繁星。
所以一个人就算再聪明、再勤奋,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掌握人类社会里所有的职业技能。就算你从娘胎里开始读书,一直读到一百二十岁,都不可能通晓人类社会所有的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社会里面的专家就应运而生诞生了。一个专家往往只精通一个,或者几个行业领域内的知识。
专家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做到了最拔尖,当普通人在生活当中需要用到这个行业、领域的知识时,就会去向专家求助。
不要觉得普通人去向专家求助,是一种很“傻”的表现。事实上,这是人类社会一种高级的信息交换处理模式。专家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进入“省油”状态。
平时集中精力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对于超出学识范围内的事,就交给专家和其他的辅助“工具”来处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专家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是必需的,本来也是十分有益的。可是到了网络时代,尤其最近十几年来,人们越来越觉得一些“专家”可恨了,这主要是因为当代的“专家”开始“变质”了。
二、部分“专家”为何会“变质”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专家”们经常在网上“自由”发言。说得多了,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多。慢慢地,人们发现这些所谓的“专家”已由最初服务社会的“知识参谋”,变成扰乱秩序的“学术骗子”了。
而且更让人觉得生气的是,由于这些“专家”本身在行业里的权威性,他们说出来的话影响力很大,流毒也很广,于是“误导性”自然也很强。
“专家”的地位,为什么会一落千丈呢?我想这大概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其一,有一些“专家”为了利益出卖了良心,故意在网上“胡说八道”;
其二,有一些“专家”从来就不肯为人民说话,他把自己当成了统治阶级;
其三,“专家”只是在他自己的行业和领域里是“专家”,跳出他的领域,他其实就是一个“傻子”。
其四,“专家”只是比普通人懂得多一点,他们并不是“先知”。
比如有一个“专家”叫许宪春,他是什么人我在这里不说,你们用搜索引擎一搜就知道。
许宪春有一次在谈到“怎样提高国内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个问题时,他提议让那些收入低的普通人“将闲置的房产出租,赚取租金”,又建议大家伙没事多去开“滴滴”增加收入。
网友听了这位“专家”说的话,顿时就炸了。有人说:我原来以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听了他的话才知道,我竟然连“普通人”都算不上,因为我没有“闲置的房产”可供出租……
许宪春说这番话的时候,难道竟是以为国内的低收入群体家里,都至少有两套房,或者还有一辆车?事实上,很多家庭还在租房住,很多家庭也没有车。
还有一个叫李剑阁的离谱“金融专家”,他在一个座谈会上发言说“中国老百姓的工资确实太高了”。他认为中国发展就是靠着吃老百姓工资低的红利,所以一定不能涨老百姓的工资。
又有一个叫赵燕青的教授,他在提到如何解决生育率下降的问题时,竟然说应该处罚那些不生的年轻夫妇。处罚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减少养老金”什么的。
这些所谓的“专家”,真的是奇葩中的战斗机。不过好在这些人只是“专家”,并不是相关部门的领导,不然中国有麻烦了。
还有一些“专家”,你要说他们有多坏,好像还说不上,但说出来的话真的让人喷饭。一个叫黄有光的“专家”说,要解决当下中国男多女少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国内实行“一妻多夫制”。
搞什么东西啊,一妻多夫制是想让中国回到母系氏族社会吗?很想反驳他,但是还想不出什么特别有力的理由。
毕竟在女权觉醒的如今,就有人会说以前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为什么不行?何况现在中国仍有许多省份的女性结婚是要收彩礼的,一妻多夫,一个人多收N份彩礼,不是很爽吗?
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由于女性在婚姻中的天然弱势,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当中,女人都不能避免被虐待和“家暴”。一个女的嫁几个男人,怕不是寿星翁上吊——嫌自己命长。
看了这个黄姓专家的发言,我疑心他是个“假专家”。于是还专门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他还真是一个金融和公共政策方面的“专家”,不过他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澳大利亚人。
前面提到的这几个“专家”,有一些人完全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把老百姓当傻子处理。
这些“专家”的言行,简直就是故意“与人民为敌”,所以这就难怪老百姓要问“专家什么时候去世”了。像黄有光这样的“专家”,就很难判断他出那些馊主意是什么目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普通人也不必高估专家们,因为专家的认知也是有限的。有些时候,他们对于未来的预测,也会弄出一些过激甚至是荒谬的言论。
比如民国时期的康有为,他就曾经提出一个“人种改造论”。他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是因为我们的基因不如白种人,于是提议鼓励中国人和白种人联姻,去解决基因问题。
但是康有为这个说法简直太荒谬了,就连他自己的弟子们也反对。不过历史上的日本,倒是干过这样的事情。后来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就有不少女性和美国大兵“通婚”。
还有就是民国时期钱玄同、鲁迅等人,提倡废除汉字这件事。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对的,如今我们回头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
钱玄同、鲁迅等人都是文章大家,当年他们的提议,也并不是出于任何“坏心思”。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不能说他们“愚蠢”,但是事实上他们就是“差一点干了蠢事”。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再看一下余华老师的发言,“领域里最权威的人,对自己行业前景的预测最为可笑”,是不是就对上了呢?
钱玄同、鲁迅等人正是站在他们那个时候,“预测”未来中国的文字的发展方向。当时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是严肃的、急迫的,但是如今在我们看来,就是可笑的了。
可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专家”的发言其实都不一定可靠。顶多只能说,过去的“专家”人数较少,含金量较高,出来发言的频率也比较低,所以激起公愤的频率没有那么高罢了。
尤其是涉及“预测”的领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切“专家”的话都只能听一听,而不能盲目地相信。
结语
余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说他特别,是因为他性格特别可爱,特别诚实。其次是因为,他是中国少数纯文学作家中的“畅销书作家”。
因为余华每一次出书,都能登上畅销榜榜首。一本《活着》,一本《在细雨中呼喊》,估计够他吃一辈子了。
年轻人特别喜欢读余华的书,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书和他本人一样实诚,也能反映一些现实的中的问题。
余华最擅长讲故事,不喜欢讲大道理。所以他要表达的内容全部在他的故事里,任由读者自己慢慢去品味。
但是在“专家”这个问题上,余华在直播间直接劝说大家不要迷信权威。他说:“你不要相信权威,社会之所以能进步,就是一个一个的权威成了笑话,你不要相信那些权威说的话。”
其实余华的本意是让人们在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的时候,多动一动脑子,自己去思考,不要被一家之言迷惑。
一个专家再牛,他也只有一个脑子。毛主席说:三个臭皮匠,才能顶一个诸葛亮。专家再怎么厉害,顶破天也只是一个诸葛亮。
讲完了余华的观点,接下来我还想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写在这里只是想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个人认为,我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事的时候,一定不要迷信专家和权威,但是在处理小事的时候,真想完全不听“专家”的话,不受权威的影响,也不现实。
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动脑子去想,哪怕你是九头海妖相柳,也要把你的脑壳想穿。想听专家的建议,但是又怕有“专家”是在胡说怎么办呢?
那就只有麻烦一点,尽量找三个以上比较值得信赖的“专家”,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再去自行斟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