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
刘善槐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28日第17版)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提出通过强校提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应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育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学龄人口将向城区聚集。如何为新增学龄人口提供充足且优质的学位,成为学龄人口流入地需直面的问题。这就要求通过扩容物理空间、倾斜调配教师编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等方式,不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校际帮扶机制,将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子;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给予交流轮岗教师相应的生活补助和绩效奖励;探索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偏远学校教学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应发展一批新优质学校。根据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按照3至5年一周期,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划,落实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健全学校内生提质机制,激发学校的发展活力。
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应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关爱与应急处理能力;全面改善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保障必要的上下学交通条件;健全家校常态化沟通机制,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加强亲子交流互动,保证寄宿学生健康成长。
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应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强化经费保障,保证乡村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充足;提升教师素质,补充本土化全科教师;构建办学质量监测体系,将结果作为下一步整合“小、散、弱”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参考依据。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待,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本报记者丁雅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