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校友大课堂”传承教育家精神——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校友故事, 育时代新人

文-邵彦涛 孙永祥

“当师哥师姐们动情讲述故事时,相同的情感跨越时空、同频共振,追求真理、追逐梦想的青葱时光永不褪色,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恒久闪光。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我坚定地选择了教育,亦坚定倾吾之所有,向其笃身行之。” “我们未来都将走上三尺讲台,要向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学习,以教育家精神激励自我,努力向‘大先生’看齐!”

今年的国庆节,对于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而言,最不平凡。不仅是因为中秋、国庆、校庆的三喜临门,还因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一系列校友活动,构成了一堂堂精彩、生动和鲜活的“校友大课堂”,让学院师生在一场场“人生大课”中感受到心灵的震动。当一位位校友讲述着自己与华师、自己与时代、自己与教育的故事时,在场的学子在受启发之余,也写下了许多自己的感动之言。

今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首次提出、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躬耕教坛、自我完善的精神引领,也为师范院校培养强国之师指明了方向。

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以教育家为榜样。对于华中师范大学这样历史悠久的师范院校而言,一大批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的校友,是在校师生传承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天然榜样。时值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利用“校友大课堂”传承教育家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广撒深播“教育家种子”,引导他们明确前行方向,收获精神成长,努力做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我在人民教师这个阵地坚守了大半辈子,从没换防”

教育工作者要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躬耕态度,首先是一种行动上的坚守,强国建设离不开一大批躬耕教坛的不辍之师。

政教专业1983级校友卢新林,在《我们的故事,从1983年开始》新书发布会上如是说。卢新林自1987年毕业后,就进入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成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干就是一辈子,并即将在2024年于教师岗位上退休。站在新书发布会的讲台上,说起来为什么坚守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卢新林说:“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我青春无怨,一辈子无悔。”

《我们的故事,从1983年开始》是由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政治系)政教专业1983级校友自发组织编撰的一本集体回忆录,这是由同年级145位同学集体撰写并公开出版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仿佛是打开历史的那扇门,走进了华师人的青春故事里。这些文字,不仅是华师学子们成长的回忆,还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真实记录,是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坚实注脚,也是华师人投身教育强国事业的忠实记录。像卢新林一样,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众多学子都一辈子坚守在教育一线,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他们坚守教育事业的身影,是华师最美的风景,也是在校师生躬耕教坛的激励和引领。

“教育就是一场大爱”

教育工作者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1983级校友读书时的政治系团委书记朱虹,在新书发布会上总结了1983级校友的共同特质,那就是大爱精神。他鼓励马克思主义学院年轻学子们将华师的大爱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因为对学生的爱,政教专业1983级第一任辅导员李东升老师最关注的几位学生,是来自云南、贵州、湖南的少数民族同学,看到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刻苦努力、圆满完成学业,他收获了最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李老师讲起这段往事时,1983级仫佬族校友梁全泪流满面地跑到李东升老师身边,师生俩紧紧相拥,这突发的一幕,令现场师生动容泪目。

因为对母校的爱,政教专业1983级校友集体写作了厚达475页的书,用145篇文章,堆积了他们对青春、对时代、对华师的情感。又于毕业四十周年之际,学校120周年之际,再次跨越山海,在桂子山重逢,用这样一本书、这样一场新书发布会向大家讲述他们的爱。

因为对教育的爱,校友、学院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定向捐资两千多万元,设立了“东平创新奖学金”“香草绽放奖励基金”“青君教育人才发展基金”“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基金”“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基金”“民本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基金”“张耀灿学术研究发展基金”“人才培养发展基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奖励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基金”等十余项教育发展基金。1979级校友翁先定先生,今年6月曾向母校捐资1亿元,系华中师大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赠。此次返校,他又再次定向为曾就读学院捐资2000万元,为教育强国事业提供支持。

爱可以传承,也需要传承。“作为耄耋之年的一名党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我还要做点什么?” 87岁的刘文君老师这样问自己。做点什么呢?她与爱人张巨青教授生前商议,希望能把一辈子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继续传递下去,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一辈子的工资积蓄全部捐赠给学院。但由于她想捐赠的金额较大,被学院婉拒,经过协商后“压缩”到60万元,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君教育人才发展基金。

为了弘扬教育家精神,把华师大爱传递下去,10月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庆祝建校120周年暨教育发展基金颁奖盛典,以“感恩、传承、攀登、信仰”为主题,九大教育发展基金项目集中颁授,61名师生分享校友、学院教师和社会人士捐赠奖励基金近70万元。

在颁奖盛典上,1980级校友、中网世纪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投资人刘粤平讲述了自己设立香草绽放奖励基金的故事,他期望获奖者能传承华师大爱精神,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教育奖励基金创立者、1982级校友、武穴市一尖山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郭熙权也谈到,教育和文化离不开爱的传承,他鼓励学院师生传承华师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实践,谱写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新篇章。

哲学博士生张文龙荣获了本届“东平创新奖学金”,并获得了一万元的奖励金。作为获奖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想时,他提到,是华师的爱滋润了自己,“爱在华师,因为华师有爱;我爱马院,因为马院更爱我”。

“毕业分配对我不是问题,因为我要去新疆”

教育工作者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潜心“躬耕教坛”,就要将教育与个人前途、家国命运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83级在校就读时任政治系党总支副书记、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组织部部长的李天保老师,在新书发布会上回忆起了这样一幕:1987年的湖北省五四青年表彰大会上,时任华中师大学生会主席、湖北省学联副主席、政教专业1983级王慧轩代表青年学子第一个上台演讲。在演讲结束时,他突然斩钉截铁地说:“对我而言,毕业分配去一个好单位不是问题,但是,我今天在此郑重提出:我申请到新疆支边!”闻言,全场掌声雷动。

李天保老师以为他只是一时冲动,让他回家与家人商量。一周后,王慧轩就带着全家的支持回来报到。王慧轩拿到了支疆的名额。1987年6月,王慧轩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穿过一望无际的苍凉戈壁,来到了中国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王慧轩在书里写道:“新疆的二十年,正是践行华师精神的二十年。归结起来主要就是八个字:甘于吃苦,心系民生。”

把心有大我始终放在心中的还有政教1983级梁全。作为仫佬族人,梁全总是戏称自己是“山顶洞人”,因为他从小居住在广西西北部的山洞里。在华中师大读完预科,再读本科。在桂子山求学的五年,让梁全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毕业后,梁全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返乡修路,要打破阻碍山寨与外部世界联通的天然屏障。后来又发现,要打破天然屏障,首先得打破束缚山寨发展的思想屏障。

还有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潘东升老师,在武汉疫情期间,在疫情防控最紧要的时刻,连续在抗疫一线工作87天,在三天时间内实现四千多人的秩序维护和执法监管,做到不感染、不扩散,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并荣立“三等功”。

“我是教逻辑学的刘老师”

教育工作者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启智润心”,意味着教育要启迪智慧、滋养心灵。

“我是教逻辑学的刘老师。”一位87岁的老人站在颁奖盛典的舞台上,开口这样介绍自己。台下掌声雷动,一声声呼喊着“刘老师”“刘老师”。

这位老人就是刘文君老师。刘老师自称:“我的简历很简单,小学一个,中学一个,大学连带工作算一个,三行就够了。”简历为什么简单,因为她把大半辈子奉献给了高等教育事业。1954年,刘文君从河南开封来到华中师范学院求学,毕业后留校担任逻辑学老师,自此在桂子山上待了70年。

刘文君老师自创了卡片式教学,将枯燥的逻辑学基础知识提纲挈领,并融入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和事例,用卡片代替讲稿。她说:“这样上课灵活,能随时结合身边发生的故事,学生会很有兴趣。教务处检查教学时也知道,刘老师不用查,没教案也能上好课!”任教多年,刘老师执着于教书育人,得意的是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我不愿意当官,我想当老师,想当一个好老师。”卡片式教学,体现的是刘文君老师以扎实学识和厚重学养为基础的育人智慧,影响了许多人。1983级校友曾黎回忆起“师爱”,说:“难忘刘文君老师的逻辑课,每次上课,刘老师进教室时都是精神饱满,老师的状态特提神。”

“因材施教”,意味着教育要遵循规律、与时俱进。1983级校友、北京时代极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秀婷在讲台上分享了自己走上家庭教育研究的人生历程。她说,正是在华中师大接受的系统的立德树人教育,让她走上了教育研究的道路,通过写书,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心力,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她引用萧伯纳的一段话:“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染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她说,我愿意做这个火炬手。

与朱秀婷一样,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基金爱心大使、1979级校友、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教研室主任胡路,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新苗,湖北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陈冬新,湖北蔚蓝通用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谨,东平创新奖学金创立者、1978级校友李乐平,还有多位1983级校友纷纷上台,以身垂范,分享了他们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独到智慧和方法,让在场师生从他们的现身说法中吸取了丰富的教育精神养分。

“要热爱这个传播真理、铸魂育人的学科和专业”

在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中弘扬正道,是教育家精神的最高境界。

在颁奖盛典的舞台上,张耀灿先生讲道,作为经历过旧社会的人,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历史性巨变坚定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真理的坚持与追求,把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忠诚化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坚守。他期盼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学习真理、传播真理、践行真理,做一名“在马信马、在马研马”的笃行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鉴于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张耀灿老师开始了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新探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业界誉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即便是退休以后,张耀灿老师还继续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默默耕耘。

作为“张耀灿学术研究发展基金”的获奖者,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梅萍教授在获奖感言中回忆了张耀灿先生把她领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殿堂的历程,并表示:“我希望我能把前辈们坚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传承下去,立志学术、躬耕教坛,为培育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我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的培养。”众多校友分享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正是因为这一影响,各届校友、学院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了十余项教育发展基金,助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希望学院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湖北省委原常委、省委原政法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荣礼在颁奖盛典的舞台上坚定地讲道:“自己终生只有一个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理想信念,就是为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他拿出个人工资收入捐资60万元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基金,旨在支持和鼓励学院教师和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作出更大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基金捐资者、1996级研究生校友、汉口学院董事长罗爱平讲述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路历程,并表示希望通过捐资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持,“马院人”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血脉、深入灵魂。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授张凤华捐资50万元设立民本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基金,希望能够激励青年教师们不断攀登学术高峰,为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作出不懈努力。

在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际,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举办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系列学术活动: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发展暨纪念马克思逝世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庆祝建校120周年暨教育发展基金颁奖盛典”“《我们的故事,从1983年开始》新书发布会暨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恳谈会”“信阳市先定教育基金捐赠暨政治系1979级毕业40年校友返校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众多校友返校,或从学术研究上,或从教育情怀上,或从社会担当上,为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场、一幕幕精彩的“校友大课堂”。

“我们常说,校友是一所大学最弥足珍贵的财富。这财富,既是校友们对母校母院的捐钱捐物、献言献策,更是校友们的人生故事里流淌出来的宝贵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说,对于华中师范大学这样一所历史悠久的师范院校,长期奋战在教育战线的大批校友,是在校师生传承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榜样和动力。学院每年都会利用第三学期邀请校友返校授课,用校友们投身教育强国的鲜活案例,引导在校师生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未来,还要进一步利用“校友大课堂”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引导在校师生以优秀校友为榜样,逐渐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教师。

审校:刘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