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4月30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科技节落幕。然而,异彩纷呈的科技小制作、创意百变的激光造物、游刃有余的无人机表演、趣味无限的游戏编程、脑洞大开的AI发明、紧张刺激的机甲大战等,将精彩深深刻入家长和嘉宾脑海。
事实上,科创教育仅是该校锚定新质教育、谋今思远赋能全人发展的缩影。办学近7年来,该校深度淬炼具有超强教学加工能力的师资队伍,积极锻造科创、德育、劳动等三大办学特色,并聚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共同体建设,全面培养“有健康身心,有家国情怀,有公民素养、有关键能力、有创新精神(简称“五有”)”的自信阳光少年。
组建特色社团,培养阳光自信“五有”少年。
勤耕苦耘,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获评“国家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基地校”、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项目基地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深圳市“馆校结合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宝安区微软创新示范校等殊荣。
强师兴校
夯实为国育才能力
强教,必先强师。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7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学历74人,高级教师13人,中级职称26人,海外名校优秀毕业生3人;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或先进个人)43人,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席,区级骨干教师55人。
践行深度教育,赋能学子智慧发展。
未来已来,不进则退。教师唯有成为终身学习者和终身成长者,才不会落后于时代。基于此,该校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制定“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四级进阶机制;打造学习平台,创设研究平台,构建展示平台,助力教师跑出专业成长加速度。
依托这支德艺双馨、育教双能的创新型人生导师团队,该校成功构建“一核三类五维”智慧课程体系,以德养性育人格,以知睿智长才干,以体养正健身心,以艺怡情强素养,以劳拓能重创新。
“一核”即以培养“五有”自信阳光少年为核心;“三类”即多级课程相整合,纵向构建基础必修、拓展必修、自主选修等三个层次课程;“五维”即将国家课程按照德智体美劳,横向分成“厚德、求真、健体、尚美、砺行”等五大课程板块,交叉融合、互相渗透。
其中,厚德课程崇尚德性,必修课包括国旗下课程、团队活动、班会课等,选修课包括社会实践、项目研学、义工活动等;求真课程注重智慧,以明智和创新为追求,开发和编写了系列个性化校本课程,例如小学英语绘本表演课程、初中语文名著赏析课程,初中英语模仿秀、演讲与口才等。
健体课程强调健康,必修课包括体育课、运动节等,选修课如花样跳绳、武术、球类、操类等课程;尚美课程重视审美,必修课主要是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课,选修课为社团活动类,有民族舞、拉丁舞、古琴、琵琶等;砺行课程凸显践行,必修课程如道德与法制、综合实践等,选修课如机甲大师、无人机、口语训练营、生活小达人等。
该校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力推“三激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范式,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方式激活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激活学生思维,以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近3年,学校教师获国家级奖3人次,省级4人次,市级20人次,区级124人次;中考总分570、560、540分以上人数逐年递增。仅2023年,学生还在学科和科技文体类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23人次,省级奖3人次,市级奖88人次,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特色强校
培塑立德树人标杆
为人当以德为基,为力当以能为本,为事当以勤为先。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自开办以来,积极锻造可视化德育、科创教育、多彩劳育等三大特色,培塑立德树人标杆。
该校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入手,立足“入校、课前、课间、两操、放学、卫生”等6项常规,探索构建了15个篇章的“华附学子好习惯”行为课程体系,并将养成教育内容录制成一个个时长2分钟的小视频,在班级循环播放,让学生易懂易学易会。同时,将德育小视频生成二维码,转发家长通过扫码亲子同看,协力规范学生的言行。
同时,该校着手将各类主题的德育活动进行可视化改造,通过视频、图文、手绘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现活动育人落地生根。
科教融合,成为该校科创教育的特色写照。学校从小一开始,到初三毕业,全面开展科学普及、科创拔尖等特色项目。作为与微软合作办学的创新学校,其新建了逾200平方米的“学创乐园”,并成功加入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为技术指导的“科学+联盟”,在专家领航和馆校合作助力下,成功构建“素养创广识,行动树能力,超能塑品质”三大类共19门课程,实现全校普及创造力、人工智能、院士人文课、馆校课。
力推科创教育,实行一到九年级贯通培养。
同时,组建了航空航天、AI发明、激光造物、玩转编程、人工智能、科学盒子等21个科创社团,设立创造发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超能课程,还坚持举办四月科技嘉年华(科技节)、十月科创教育成果展示周、我问科学家、暑期研学、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全方位、多维度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接下来,学校计划建设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空间技术、学科创新等4个创新实验室和一个科技体验中心,并组建小院士训练营,推进创新型高科技人才培养。
劳育方面,该校根据学生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等特点,自主研发“幸福成长”课程体系,独创日常生活、社会公益、生产劳动、文化传承等多类型劳动课程。
日常生活类劳动课,以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维护四个任务群为基点,并与家长合作打造“双师课堂”;社会公益类劳动课,包括校内垃圾分类督导、公园巡查、护河行动等;学校因地制宜,将楼顶3209.58平方米空地,开辟成学生劳动教育基地、中药研学基地,以及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观光学习基地,并组建了中药社团,开设《中药香囊制作与研究》、《中草药生长环境与种植研究》、《中草药标本制作》等课程,由宝安区纯中医医院专家讲授;文化传承类课程,则成功将剪纸等非遗文化嵌入劳动教育……
品质立校
激活新质发展引擎
智慧赋能,数字驱动。办学以来,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锚定新质教育,持续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和数字化校园蝶变升级,提升办学品质。
学校于上学期联合科大讯飞在初中部七年级4个班,启动智慧课堂试点,师生均配备平板电脑,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既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又直观展示知识,落实个性化学习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还拟建设智慧教室,打造无边界的双师教学平台,真正实现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教育。
上个月,该校成功加入东西部教育数字化发展共同体建设。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领航下,共同体学校实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双向共享共用,开展大数据支持下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创新远程教研共同体模式研究,并引入名校网络课程。
此外,该校与零一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将选拔部分学生成立“零一学院雏鹰训练营”,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学科拓展)、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视野)课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以课后服务为依托,通过“走班制+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以及校内外结合的双导师指导制度,促进学校走向内涵式、高品质、特色化的新质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