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体制, 为什么这么好?

新加坡亚洲卷王的称号,真的不是白叫的,大家有没有想过,新加坡这么小的国家,为什么经济能够这么发达?这就不得不提他们的精英教育体制。

一提到新加坡精英教育,很多人可能会立马闪现出像周受资类型的精英教育,不过新加坡的政府学校教育还有一个特点——教育体系相对灵活。

它同时吸收了中、东、西方的教育精髓,采取了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培养与发展。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新加坡本地人哪怕再有钱,也不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只读政府学校,所以新加坡本身是没有什么产业,经济能够如此发达就是很努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精英。

那么,一起跟小辰来了解一下新加坡教育吧。

新加坡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一、幼儿教育阶段

新加坡的幼儿教育阶段主要在3-6岁,从3岁开始,根据年龄分为N1和N2的托儿所,而幼儿园也分为K1和K2两个不同的阶段。

当然,新加坡也有很多从18个月开始就送孩子去的全天儿童保育中心。

那么,幼儿园可分为政府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和国际幼儿园。

采取的是统一的教材,双语教学,主要是指英语加上母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孩子的语言技能、数学以及一些相关的社交技能。

二、小学教育阶段

小学阶段主要在6-12岁,新加坡的中小学生都是采用半天制,和中国的教育制度相比,课业没有那么繁忙,上午学习课内知识,下午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课外兴趣班。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为6年制,小一到小四是基础阶段,小五跟小六是定向阶段。

从小学开始筛选分流

那么,在新加坡公立体系的孩子,3年级就要全员参加天才儿童的测试GEP,测试英文和数学水平,是新加坡特殊的精英教育的选拔考试。

通过第一轮考试之后,大概会有10%的学生进行第二轮的考试,通过这两轮考试的学生,会进入全国9所的小学进行高才班学习,也就是传说中的天才班。

四年级又要进行分班的测试,六年级就开始小高考,称为PLSE,新加坡小学离校考试,俗称为小六会考,是由新加坡教育部MOE举办的全国统一考试。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几乎就是一考定终身。

不过,小六会考并非以具体的分数计算,而是以8个积分等级来评估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

更注重孩子数学能力

我们都知道,最能体现孩子智商和学习能力的就是数学。

因为新加坡的筛选从小学就开始,所以新加坡小学的数学,在全球都是非常知名的。

新加坡数学不像中国数学卷计算能力,因为小学计算其实拼的是熟能生巧,筛选不出真正的天才。

而新加坡数学更多强调的是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节课都用UDSC的教学模式。

不强调结果,更注重过程中的四大步骤:

①题目理解能力

②策略判断力

③解决问题能力

④问题复盘能力

也就是教师引导孩子在准确理解题目的基础上,精准抓取、分析问题核心,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轻松突破难题,最终形成完整的解题闭环。

三、中学教育阶段

主要针对12岁到16岁的学生,中学教育主要会根据PSLE成绩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班。

第一个是IP综合课程,PSLE考试成绩前5%的学生,可以参加直通车计划。

这些学生被认为有足够的实力进入大学接受6年的课程教育。

这里主要分为4年初中以及2年的初级学院,中途不需要准备O水准(相当于国内中考)的考试,在中六结束时可以直接参加A水准(相当于国内高考)的考试。

目标主要为未来培养学霸、经营领袖以及未来政要人物。

②50%左右的学生升入快捷班,在中四结束后,会进行O水准的考试,根据成绩以及个人的志愿,可以进入初级学院、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校就读。

③20~25%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术班,在中四结束后,可以参加N水准的考试(N水准是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部共同主办的统一考试,针对攻读普通课程5年制的中学生)。

根据成绩以及个人意愿升为中学五年级或者进入理工学院预备课程和工艺教育学院就读。

另外15~20%的学生进入普通工艺班,在中四结束后,可以参加N水准的考试,后面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就读。

四、高中教育阶段

这里主要是指初级学院或者理工学院,O水准前10%的学生,可以进入初级学院学习两年,毕业后可以参加A-level的考试,根据成绩可以选择进入本地的大学,例如国立大学,同时也可以选择海外的任何一所大学。

另外理工学院学制为3年,毕业以后可以获得大专的文凭,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样可以考取本地的大学进行深造或者毕业后直接工作。

从以上的教育制度来看,新加坡在小学就开始做分流了。

在新加坡成绩好就能早点进入大学,如果成绩欠缺一点也没有关系,可以直接学习一点实用技能早日进入工作岗位。

也就是说不管是进入初级学院或者理工学院甚至是工艺教育学院学习的同学们,之后都可以通过自己努力,一步一步申请号进入大学。

不同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孩子,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或许也是新加坡教育为何如此成功的原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