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双向奔赴! “推着爸爸上大学”的都晓杰这样反哺社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楠

来西城区广内街道广内市民文化中心的居民,大多都认识每天在馆内忙活着张罗各种活动、一脸笑模样的都晓杰。但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热心的年轻人还有另一段故事。

2012年5月9日,《北京日报》以《推着爸爸上大学》为题报道了青年学生都晓杰的故事。

都晓杰来自山东烟台一个小村庄。在他小的时候,母亲就因小脑萎缩,生活无法自理。原本殷实的家境,也因为母亲患病而跌入低谷,就连春节吃饺子都成了奢侈的事儿。为了改变命运,都晓杰发奋读书,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靠着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毕业后,又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生活刚刚有点起色的时候,父亲又突发脑梗。在家护理父亲3个月后,都晓杰雇了一位保姆照顾母亲,把父亲背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一边还要带父亲到医院做康复治疗,学业和生活所带来的双重压力,一股脑压在了都晓杰尚显稚嫩的肩膀上。“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有点撑不住了。”

在最困难的时刻,一个个“好人”从四面八方向都晓杰伸出了援手。一条条陌生人发来的问候短信,成了鼓励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大学毕业后,都晓杰创办公司,成为一名大学生创业明星;但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他,却心心念念想发挥自己的专长,回馈社会,让高校优质文化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7年,二环内最后一个歌舞厅——宝马歌舞厅经过腾退整治,计划改造成一处市民文化中心。“机会来了!”都晓杰立刻开始为投标做起了准备。一起去参加投标的,有国企、有央企,但他的公司却只是个二三十名年轻人组成的小企业。有胜算吗?都晓杰自己心里也没底。

都晓杰带着员工们彻夜讨论修改市民文化中心的运营方案。“招标那天,别家公司带去的方案是薄薄的一册,我们带去的方案有这么厚。”他用手比划的厚度,足足比一块板砖还高。一群年轻人的满腔热情和精心制作的改造方案,最终打动了会场评委的心。

如何让1865平方米腾退空间最大限度发挥潜力,如何把最好的文化资源引到居民身边来,成了摆在都晓杰面前的紧迫难题。“我们的优势,是认识很多非常好的专家,可以将各个领域的老师请到社区,为百姓授课。”孩子们喜欢看皮影戏,他就请来泰山皮影第七代传承人范维国,为孩子们演出皮影戏版的《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青少年对航天充满好奇,他请中国航天科普大使刘勇来社区给大家讲解航天知识;老人们想学戏曲,他将国家一级演员邵天帅请到居民家门口,手把手传授技艺。

“来咱们这儿参加活动,怎么收费?”面对居民们的询问,都晓杰拍着胸脯保证:“欢迎您来,我们这是公益活动,免费!”

“老师,您这周有时间吗?这周不行的话,下个月呢?”凭着一股子锲而不舍的精神,都晓杰将一位位不同领域的“大咖”引入社区。在文化中心的楼道墙壁上,挂满了专家学者的照片。“这些都是我们中心的专家顾问团成员,足足已经有100多人了。”都晓杰一脸自豪。

在市民文化中心的布告栏中,京剧、少儿戏剧社、急救培训、国画展、读书会等各项活动挤满了10月活动计划表。“我们的小剧场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从早到晚都被各种活动排满。”都晓杰告诉记者,新闻里报道溺水案,他就立刻组织孩子们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学校要举办科技节活动,他就请来科技老师教孩子们制作太阳能发电小车等科技手工作品;新学期开学,中心请来的体育老师立刻开始在课后教孩子们跳绳。

“双减”后,了解到不少家长存在育儿焦虑,都晓杰将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请到社区,为居民们开起了“超级家长汇”。平时只能坐150人的小剧场,愣是挤进了220人,连舞台上都坐满了人。

“社区活动是否成功,百姓的反应是最直接的。”都晓杰发现,老百姓喜欢这个地方,他就会天天来。“一旦哪天发现来的人少了,那就说明我们的活动设置有问题,不吸引人,我们就得立刻调整活动内容,根据居民的需求,不断‘上新’最热门的活动。”几年来,都晓杰带领团队已经组织了上千场公益活动,服务群众37万人。

如今,都晓杰的父母均已回到家乡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他的手机上,至今仍保留着一连串陌生人的联系电话,每个人名后,被备注有“好人”二字。这些都是当年身处困境时,曾向他伸出援手、扶他继续前行的陌生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给我帮助。现在,我也要将陌生好人传递给我的爱和温暖,回转给更多的人。”都晓杰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