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科研创新背后的“耳目”“尖兵”与“参谋”

■王学昭

在中国科学院,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不在科技创新一线,但科研创新背后却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科学的“耳目”“尖兵”与“参谋”,支撑全院把握研判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基础研究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规划、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科技安全应对等重点工作。

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一个用科技情报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的团队。

机动、高效、团结

科技战略情报工作为科技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撑、分析参考和咨询建议,使其能够有效作出判断、回应,进行前瞻布局。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离不开情报的推动作用。不同于革命年代的地下情报工作者,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要处理海量科技文献数据与信息,充当决策者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最终提供关键情报。

要完成好上述任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团队要有长期收集和积累数据的耐心和毅力,以应对任何突如其来的任务。

2022年7月,文献中心接到任务,需要立即启动报告框架拟定与领域方向分工工作。任务包含78个重大问题,涉及基础前沿、天文与空间、信息与光电、生物技术、人口与健康、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方向。若是初次接触这些问题的人,恐怕会焦头烂额。但是这难不倒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

接到通知后,北京、成都、武汉、兰州、上海5地的14个战略情报团队迅速响应、统筹部署、协力攻关。

“这个方向我们可以”“这个方向我们团队来做”……各地团队各自认领擅长的部分,以保障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分解落实。

78个方向的任务同时启动,需要相对统一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因此,接到任务后,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第一时间研讨制定了分析框架,让责任到团队、责任到人,并协同学科情报团队,力争达到研究目标可实现、研究方案可实施。

机动、高效、团结,不论何时何地,坚守工作岗位都已经成为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的工作常态,他们深知肩上的责任。

一支拥有多元背景的专业队伍

任务从来不是来自固定的领域和定式的需求,这就要求团队成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学科交叉。

这个团队会集的人才来自不同科技领域,有多学科、多语种专业背景,组建起了多元化的专业队伍。工作时,大家能够相互鼓励、交叉互补、相互促进,凝结集体的智慧。

国际科技战略布局有什么动向?科技前沿热点在哪里?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科技创新如何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表现如何?从文献情报角度回答这些问题是各领域战略情报研究团队长期建设的基础能力。

“国家事”来临,正是体现“国家队”“国家人”担当的时候。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启动重组,形成一份呼应国家重大需求、关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和科研范式变革的“方向指南”成为首要工作。有长期积累的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迅速以文情专家身份与科研专家研讨互动,共同凝练出各领域重点方向和重大科学问题,为重组方向指南的成稿发布打好基石。

中国科学院启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第一时间组织多元化领域团队开展“双碳”行动战略研究,体系化、建制化支撑国家和院党组“双碳”科技决策,为我国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控制转变提供政策储备。

除了多元化外,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还将强化战略决策支撑业务布局,重点部署以智慧数据建设、智能感知、情报循证、决策模拟为核心的战略情报与智能情报研究体系,更好地为科研决策提供情报支撑服务,做科技创新、区域发展坚实的后盾。

冲锋的“老人”和不甘落后的“新兵”

无论是周末还是夜晚,接到相关部门下达的应急研究任务,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总是随叫随到、严阵以待,不打折扣地迅速部署开展任务攻关。

还记得2022年春节前一天,接到科技情报支撑任务,文献中心战略情报研究团队迅速集结,研讨应对方案和思路,随后立即分头行动。春节还没过完,研究初稿就已经形成,第二轮研讨即刻开始。

紧急任务来时,不管是有充分情报研究经验的“老人”还是解决问题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的“新人”,都第一时间到岗,高质量完成任务。这是战略情报研究团队的常态。

历史高温、用电紧张、疫情封控等困难从未绊住他们的脚,情报“老人”冲锋在前,情报“新兵”不甘落后。

回望来时路,团队拥有辉煌,也曾历荆棘;当下路上,团队富有朝气,重塑创新;未来路上,团队步履坚定,永伴科学前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