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考试粗心, 其实就是自欺欺人

每次考完试,有些同学都在感叹考试没考好,但对于没考好的原因,有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会这样说——

孩子说:“我太粗心了,会做的题都没有做对。”

家长说:“孩子这次因为粗心没考好,下次注意就行了,下次一定能考好!”

真的是这样吗?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选手几个月后要参加比赛,他了解了基本动作,也练了几次。有那么一两次很标准,有几次有失误,不过他认为自己比赛时就能做到。比赛很快到了,他很紧张,结果失误了。离开赛场时他说:“唉,我疏忽了,主要是太紧张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么想?估计你会说:他练得那么少,当然会失误!如果简单地把孩子应该会的题目做错归结于粗心,并不妥,因为这会掩盖很多真相,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而没有找到问题的实质,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弥补。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是: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1、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2、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3、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4、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所以当家长谈到关于孩子粗心的问题时,要这样说:没有粗心这回事。粗心的本质是熟练程度不够,只不过在成绩上反映出来而已。粗心而出错的频率反映的是客观知识的熟练度,考察时间越长,考察结果就越准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粗心问题,就要从训练单题的正确率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怀疑,并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只盯着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加强训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